民主是大選最大輸家?哥大學者孫哲:美國民主現況比想像好

撰文:余偉邦
出版:更新:

2016美國總統大選的最終結果大約將於周三中午揭曉,膠著的選情、兩位候選人及其團隊充滿娛樂性的過招、以及影響力巨大的事態嚴重性,都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人們現在最想知道的無非是誰更有獲勝的可能?當選後又將對世界造成這樣的影響?哥倫比亞大學中國項目聯席主任孫哲博士向香港01表示,希拉里獲勝已成定局。

孫哲表示,從目前的選情來看,希拉里基本上不會落敗,也看不到她落敗的原因,當然,如果特朗普真的爆冷獲勝,那麼美國的政策方面無疑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孫哲表示,作為一名門外漢和成功的企業家,特朗普最大的挑戰將在於如何將商界的經驗轉換到政界,他將會需要一個完整的專業團隊的支持。正如林肯所說,“a divided house cannot stand”,一個分裂的國家是站不住的,美國這個國家現在卻正因希拉里和特朗普之間選情的膠著而分裂。如果各州以及國會一半的人都不支持特朗普,那就算有好的政策也將難以執行。所以他一方面需要在專業團隊的支持下提出很好的政策,也需要將反對他的人團結起來。這對希拉里而言,也是一樣的道理。

特朗普從未擔任過任何公職,無論是司法、立法、還是執法系統。這樣一位局外人能夠獲得主要黨派的總統提名,是當代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無論他可否當選總統,都將會對美國的政壇環境造成莫大的影響。孫哲認為,不管特朗普是局外人與否,他也是一路打拼出來的,「雖然我不認為他能夠贏得總統大選,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對特朗普總體上的肯定。」

特朗普往常給人的印像是個相對成功的商人,自己雖然因離婚、以及相對花花公子的言行,令不少人反感。作為一個政治門外漢,他通過較為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了對美國現存政治生態的不滿,並一路走到今天。孫哲指出,特朗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美國低下層的心聲,覺得在國家有難、華盛頓被政客綁架的時候,應當挺身而出。問題是他以前沒有想過要當總統,因此在個人道德上並沒有那麼嚴格地要求自己,所以社會上出現了不少對他的批評。

孫認為,從政治現像來說,這一方面體現了美國所造就的公民熱情,透射出了社會上普通人的政治參與度。另一方面,以後隨著大數據等科技和社交媒體的進一步發展,日後政治參與的形式和以往相信將會不一樣,再有政壇局外人參選也不會是新鮮事,所以說重點並不在於他是否是門外漢,而在於參選人在選戰過程中能否贏得支持者的認同,至於以前的經歷並不那麼重要。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以前也並非草根式的普通人,而是個財大氣粗有影響力的人。這是和美國競選體制的現況有關。

衰敗還是涅槃?

近來不少評論認為,此次美國大選無論結果如何,最後最大的輸家都會是「美國民選制度」。對此評論孫哲抱持部分認同,並推薦了福山今年所寫的文章《美國政治的衰敗還是涅槃?》(American Political Decay or Renewal?)。

他認為美國現在的體制的確有很多問題,並且很難修復。可是目前仍然沒有任何更好的體制可以將其取代。美國的民主制度是還在運轉的,並且運轉得還是相對不錯的,比持悲觀看法的人所想像狀況的要好一些。

美國的選舉制度確實是有很多很多的弊病,包括選舉人制度,包括為何要面臨兩害取其輕,包括金錢政治等,這些我們都耳熟能詳。但是正如福山在其文章中所說,美國老百姓通過大選依舊發揮了很大的政治參與積極性。平時美國的精英都在商界,而通過大選,普通的大眾卻得以將包括貧富分化等國家發展的問題重新拉回討論的軌道。這反而證明了美國的民主現況比外界所想像的要好得多。

持「美國民選制度是最大輸家」觀點的人,如果對美國的社會現況有著深刻的調查、研究、分析、和了解,比如對美國中西部各州的經濟狀況、美國基層白人的生活狀況等都有著相對的了解,那麼這類觀點仍可算是很深刻的。但是如果並非有著這類了解的話,這類觀點就難免欠缺深度,也不夠新鮮。

孫哲指出,其實美國人也在不斷地對選舉捐款、外國人游說等問題進行修改,但是這也面對著修憲的問題。不過反過來說,為什麼美國的體制得以在兩百多年來的大起大落面前屹立不倒?保持相對穩定?選舉過程中即使出現再多的亂像,但是美國司法的底線卻仍舊被各方遵守和尊重,乃至沒有人敢逾越。這不光說明了美國司法體系獨立的重要性,更說明美國整體政治制度本身有著很強的寬容性和硬性底線,更包括精神層面的氣質。到最後無論是落選的還是當選的候選人,所在意的都還是美國未來國家發展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