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美大選】選舉前後,選民可如何紓緩壓力?

撰文:梁啟智
出版:更新:

還有數天美國大選便要開票,歷時超過1年的競戰終於要結束了。
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倒是急不及待的希望大選快點完結,不用再每天被有關的新聞和廣告疲勞轟炸。
為了幫助美國人安然渡過這次選舉,美國心理學協會訂出了五條建議,幫助選民紓緩壓力。

美國心理學協會訂出建議,幫助選民紓緩壓力。(路透社)

有些美國心理學協會的建議,放在藍絲和黃絲壁壘分明的香港似乎也十分合用:

(一)如果你受不了24小時新聞不停的突發消息,就要控制一下自己的「媒體攝取量」。不妨關掉電視,出去走個圈,陪一下家人和朋友。這不是說完全不看新聞,畢竟做個負責任的選民是要留意消息,不能盲目投票。別忘記媒體搶讀者注意是他們的天職,但如果一兩天的民調浮動也會讓你浮躁的話,還是停一停比較好。

(二)當心政治討論升級成為口角衝突。如果你發現你和朋友或同事一天到晚都在談政治,而且爭吵得面紅耳熱的話,便是時候注意一下。我對這點會再加一句:網上傻人何其多,如果你每次在網上看見你不同意的觀點也要留言放罵或嘲諷的話,可能也是一種病來的。

(三)想太多不知道會不會發生的事情是沒有建設性的,不如把你的憂慮放到可以改變的地方之上。除了總統大選外,還有地方選舉。社區中也有很多議題值得參與,把公民參與帶到日常生活當中。再不然就去做義工吧。

(四)無論誰當選,別對三權分立失去信心。一定程度的體制穩定是可以期望的,別以為天要塌下來。

(五)去投票。透過尋找公平的信息去認識候選人和議題,作出明智的決定,去投票箱投下屬於自己的一票,讓自己感到參與的力量,就是最佳排解壓力的方法。

看到這些美國心理學協會的建議,坦白說,有點葡萄。其一是他們的專業團體在難關面前堅定地負上社會責任,其二是儘管他們頭三項的建議很值得香港人參考,第四和第五項卻未必在香港適用。

如特朗普最終落敗,其支持者或難以面對現實。(路透社)

強調客觀事實 別逼對方進牆角

說回美國大選。選前壓力可以用上述的方法排解,選後抑鬱又該如何處理呢?特別是特朗普堅持只有選舉舞弊才會使他落選,到那一刻真的來臨的時候該如何說服特朗普的支持者面對現實呢?哈佛大學商學院專門研究談判行為的Deepak Malhotra教授提出了幾點相當重要的建議。

首先,不要逼他們進牆角。有時候人們拒絕認輸,不是因為他們理性上不知道事實,而是情感上不能接受落敗。迫使他們去解釋他們的信念,往往會弄巧成拙,讓他們愈走愈遠。較有效的方法,是提供客觀事實,然後給時間他們自己慢慢接受,畢竟沒有人會在爭吵的時候接受自己錯誤的。記得千萬別要用偏見來對抗偏見,因為這樣只會減低你的說服力,以後你再有道理對方也不會理會。最後,不要強迫他們作二選一的選擇,要為他們保留情面。你也可以多說說自己以前改變立場的經驗,讓對方不會為改變立場感到難堪,讓他感到會被接納。

看這位哈佛教授的意見,我還以為是在說婚姻輔導,教大家如何「床頭打交床尾和」。但再想想,政治傳訊也是人際關係的一種,學一點溝通技巧也是必須。

說到最後,如果希拉里當選,特朗普拒絕認輸的話,美國會否陷入混亂?首先,選舉舞弊的指控是沒有道理的。多個戰場州份的州長和選舉負責官員都是共和黨人,例如俄亥俄州和佛羅里達州,沒有選舉舞弊幫希拉里當選的道理。而最重要的是絕大多數美國人也視今次大選為一場惡夢,都不想再打超時下半場啊。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