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光譜新現象 「吊橋心理」移民貿易議題愈趨重要 兩黨制現缺口
今屆美國大選的兩位總統候選人,毫無疑問在各議題的立場迴異,性格亦各走異端,不少選民卻說「兩個選不了」。除了希拉里與特朗普本人形象,對選民來說不太討好,也有選民認為在部分政策上,兩黨都未能代表他們的聲音。
國際關係學者都提出一套說法,指現今發達國家都陷入一種新的分裂狀態,面臨的議題如移民、貿易、恐襲威脅,都難按一貫政治光譜以左、右來區分,反而以「開門」或「關門」的決定更能代表選民取態,他們稱之作「吊橋政治」(drawbridge politics)。
一個國家有如一座城堡,放下護城河上的吊橋,方可與外界接軌,相反收起吊橋就可自我保護。簡單而言,主張收起吊橋的“Drawbridge-uppers”在移民及貿易等問題,都是反對封閉策略;“Drawbridge-downers”則是主張放下吊橋,歡迎移民及自由貿易。
英國民調公司YouGov總裁Stephan Shakespeare早在2005年便提出這套「吊橋論」:
我們不是「收起吊橋」就是「放下吊橋」。你覺得人生被罪犯、吉卜賽人、佔便宜的人、尋求庇護者或布魯塞爾的官僚侵佔了嗎?你認為我們鎖上大門,壞事就會統統消失嗎?還是你認為外邊的大世界很美麗,充滿好人,只要我們張開雙手去擁抱?
今年六月的英國脫歐公投,正好印證了這套理論。保守黨及工黨兩大主要黨派的領袖,銀行及商界精英都同站一線主張留歐,並非按照慣常政治光譜上的左右派來劃分,保守黨內亦分裂成兩種聲音。最終脫歐派勝出,顯示這種贊成自行管制邊境、脫離歐盟中央政制的“Drawbridge-uppers”為數不少,當中的右翼者視歐盟為實現社會主義是超級大國,左翼者則視之為資本主義的工具。
吊橋議題分裂兩黨內部 左右選情
墨西哥經濟研究與教學中心國際關係教授Mark Aspinwall,日前在The Conversation撰文指,貿易及移民議題正衝擊美國固有的兩黨政制。相信「放下吊橋」的選民看到開放貿易及邊境的機遇,反之相信「收起吊橋」的人便視之為威脅。這些都是今屆總統選戰的焦點議題,特朗普在上周的首場總統候選人辯論中,稱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是世上簽過最糟的貿易條款,甚至連民主黨參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也同一個鼻孔出氣,質疑與低生產成本的國家進行自由貿易,恐怕是自毁長城,把就業職業奉予他人。
孤立主義者、民族主義者、種族主義者都希望保護國家,免於恐怖主義、移民、外國滲入等「侵害」。Mark Aspinwall的早前研究亦提出,這些議題與兩黨政制之間滿布裂縫,比起稅務及開支等美國人熟悉的議題,全球議題越見重要,而且更打亂了向左右延伸的政治光譜,共和與民主兩黨在移民及貿易議題上,也出現深深的裂痕,這也令選民難以理解哪黨立場跟自己較為接近。
世界議題中見兩黨制的盲點
Mark Aspinwall指出,反貿易、反移民的大眾心態在民主政制下形成,而這種所謂的「民主民族主義」(democratic nationalism)為何影響西方眾多國家,尤其美國呢?他認為這與美國的政黨制度有明顯關係。
兩個主流政黨各自在各項議題上,收集廣泛意見,具包容性的「大帳篷政黨」(Big Tent Parties)在20世紀以來,較易集結黨員意見再建成一個團結平台,在本土問題上,總是支持「社會福利及分配」跟「撤銷管制及自由市場」兩大主流意見的對碰。然而放到貿易及移民等「吊橋」議題上,大黨派顯然立場較為搖擺。
英美大帳篷政黨的難題
民主黨內的左派顧及工生計,反對自由貿易;共和黨的右派則憂慮國家安全、就業,反對接納移民。因此這兩班人出於不同的原因,均支持「收起吊橋」。正如桑德斯與特朗普質疑開放貿易的立場,獲得廣泛贊同,迫使希拉里在競選中途跟隨轉軚,反對自己有份促成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議(TPP)。
Mark Aspinwall最後指出,英國與美國一樣,同樣受到貿易合作及移民議題纏繞,她們的「大帳篷政黨」內亦見分歧,當這些議題升溫之際,政黨亦會令選民更加混亂及態度兩極化。
(經濟學人,The Conver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