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東九打擊科技罪案一周拘223人 八旬退休婦墮投資騙案失$910萬

撰文:馬耀文 鄭嘉惠
出版:更新:

科技罪案與日俱增,佔東九龍整體罪案約六成,所涉人數及款項龐大。有見及此,東九龍總區自去年成立科技及財富罪案組專責打擊區內科技及詐騙案,並由11月5日展開名為「鑽鋒」的行動,一周內拘捕223人,涉款1.8億元。當中最高單一受騙款項超過910萬元港幣,自稱銀行數字資產高級分析師的騙徒在網上以租樓名義,接觸一名80歲女退休人士,取得信任後要求受害人匯款,得手後卻不知所終。

警方東九龍總區打擊科技罪案一周拘223人,最大單一案件中一名八旬退休婦墮投資騙案失$910萬。(鄭嘉惠攝)

東九龍總區刑事總督察鄔凱寧表示科技罪案佔東九龍整體罪案約六成,故此打擊相關罪案是東九龍總區首要行動項目之一,自去年成立科技及財富罪案組,聯同總區情報組,負責統籌及提升網絡情報分析的能力,專責打擊區內科技及詐騙案,務求迅速鎖定疑犯、策劃拘捕行動。

鄔指,東九龍總區今年首三季投資騙案大幅上升,而且涉及金額龐大。有見及此,東九龍總區聯同所屬4個警區,調配大量前線人員包括刑偵人員、各區特遣隊、特別職務隊、東九龍機動部隊等,由11月5日開始展開一星期名為「鑽鋒」的行動,行動中共拘捕157男66女,年齡介乎18至69歲,涉嫌干犯「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欺詐」及「洗黑錢」等罪,涉及265宗案件、328名受害人(19至80歲),涉及金額高達港幣1.8億元。

被捕人主要為傀儡戶口持有人,他們提供個人戶口協助詐騙集團處理犯罪得益,即「洗黑錢」。警方行動中檢獲大量手提電話、銀行文件及提款卡等,成功凍結約300萬元資產。

警方留意到雖然受害人年齡層面較廣闊,亦來自不同背景,但以20至40歲階層為主。他們活躍於網上社交平台,並有一定經濟基礎。

秀茂坪警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督察周嘉潤(左)講述案情,指今次涉及案件中,最高單一受騙款項超過910萬元港幣,受害人為一名80歲女退休人士。(馬耀文攝)

八旬退休婦墮投資騙案失$910萬

秀茂坪警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督察周嘉潤講述案情,指今次涉及案件中,最高單一受騙款項超過910萬元港幣,受害人為一名80歲女退休人士。她將自己其中一個物業在社交平台放租時,有一名自稱是銀行數字資產高級分析師,指自己將會由美國調到香港工作,有興趣租住受害人單位,並且協議好租金。騙徒及後用不同原因推遲來港日期,同時聲稱自己在投資獲利,騙徒透過社交平台用近4個月時間與受害人交談,期間不斷吹噓自己認識一些投資機構高層,多次在股市獲利。逐漸地取得受害人信任後,騙徒便向受害人稱有虛擬貨幣投資網站介紹,可以收到內幕消息,繼而快速賺取買賣差價,並且強調風險低、高回報。

受害人之後經騙徒提供的銀行戶口入錢,騙徒聲稱用以充值投資網站額度再購買虛擬貨幣。當受害人見到網站入面帳面看似賺取超過十多萬元,就信以為真,繼續入錢到騙徒提供的戶口。最後騙徒失去蹤影,受害人血本無歸,更欠下巨債。據了解她分40多次匯款,其間騙徒轉換了十多個戶口,受害人與家人傾談始得悉被騙。

就此案件,警方暫時拘捕了1名傀儡戶口持有人。案件繼續調查中,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

觀塘警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督察梁普恩補充警方發現近日投資騙案有上升趨勢,呼籲市民當在網上或社交媒體收到不明來歷的訊息,或者見到一些貼文、廣告以高回報低風險甚至宣稱有市場內幕消息作招徠,吸引市民作投資時,可以留意以下數點。

第一,轉賬投資款項時,可留意收款戶口是否屬於個人名義,盡量避免轉賬到非投資公司戶口。第二,提防回報高得不切實際的投資計畫。第三,在投資虛擬資產之前,應該充分了解相關產品的特性和資訊安全風險,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除此之外,市民亦可以利用警方「守網者」網站上面的「防騙視伏器」,又或者手機應用程式「防騙視伏App」,協助市民辨識詐騙及網絡陷阱,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市民如果懷疑被騙,請即致電警方24小時「防騙易」熱線 18222 查詢。

最後,警方留意到部份受害人都曾接收有關騙案的資訊,但騙徒手法日新月異,受害人未必為意他們不斷更改行騙手法,因此警方呼籲市民可以多瀏覽警方防騙資訊,了解最新騙案手法,避免墮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