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搜索隊盼了家屬心願 尋人不計生死 曾罹癌成員願生命換生命
2005年香港發生曾轟動一時的「西貢結界」丁利華失蹤案,當時除警方曾大規模搜救,亦促使一群素未謀面的熱心人自發組隊上山尋人。丁利華至今音訊全無,但「郊野義務搜索隊(CVST)」的種子在從此萌芽,18年後的今天,上山尋人已成為搜索隊的使命,即使失蹤者生存機率越來越低,他們仍堅信「都係要搵返個人」。早前沙田黃牛山男子甯國良失蹤案,搜索隊同樣秉承「尋人不計生死」的信念,幾乎每天無間斷上山搜救,只盼了卻失蹤者家屬的心願,「𠵱家(失蹤者家屬心裏)係有傷口,要搵到人先可以止到血㗎嘛!」。
加入搜索隊6年的退休水警樹哥,入隊以來從未缺席任何一次搜救行動,這份堅持背後原來埋藏了一段故事──他曾患鼻咽癌末期,卻奇跡般痊愈。樹哥表示:「上天唔畀我咁容易消失喺世上,你梗係要付出返啲嘢,我有咁嘅技能,點解唔付出呢?點解唔去搵其他生命呢?」自此他便展開以生命換生命的旅程。
記者兩度跟搜索隊上山 崎嶇山路難免刮傷擦損
57歲男子甯國良於8月23日在沙田黃牛山行山失蹤近三周,其遺體終在上周二(9月12日)被尋獲,其間郊野義務搜索隊參與了16天搜救行動,先後動員過逾百人次參與搜救。
在10號颱風蘇拉襲港及世紀黑雨前夕,《香港01》記者曾兩度跟隨搜索隊出動,同行的除了樹哥,還有加入搜索隊5年的家庭主婦明明。6人搜索小隊在6小時間走過爬過崎嶇的石屎路、斜坡、樹木蔽天的密林,無一不成為尋人的阻礙。一步接一步,記者汗如雨下、氣喘不止,小腿更被刮出一道道幼細血痕,運動鞋亦變爛鞋。反觀從小在農村長大的「牛郎」樹哥,以及有10多年行山經驗的家庭主婦明明,都是頭戴太陽帽、手持行山杖、腳穿專業的行山鞋,步履穩固大氣不喘,但他們仍同聲坦言,其實每次上山尋人都實屬不易,這份「不易」除了是體力付出,伴隨的是誓要找到失蹤者,了卻其家屬心願的決心。
搜救工作環環相扣,為了能盡快找到失蹤者,上山前對失蹤者做家訪更屬不可或缺的一環。一張近照、一些失蹤者當日出門衣裝的資料,尚不足以展開搜救行動,查找失蹤者是否曾在電腦搜尋行山影片、是否只搜尋過一段影片?然後再結合其他相關資料,找出共同點,才能推斷出失蹤者最有可能走過的行山路線,從而制定搜救路線。失蹤者手機的牌子、型號、所使用的電訊公司、流動網絡等,亦是縮窄搜索範圍,鎖定目標的關鍵。
搜索隊在甯國良失蹤翌日到甯家進行家訪後,當日即派人到梅子林村口觀察地形山勢,並於8月25日正式出隊搜救。
甯國良在電話中曾說神秘數字 與丁利華事件相似
甯國良曾在失蹤當日下午4時26分於黃牛山山頂標距柱自拍打卡發送予家人,樹哥形容甯當時身體情況欠佳,疲態盡現,之後便失去蹤影。根據甯搜尋的行山路線,走完整條路線需要逾4小時,而走到自拍的黃牛山山頂已經超過2小時。
甯國良登山的第3天,即8月26日曾成功致電家人,惟他未能交代準確位置,搜索隊亦不清楚他電話實際基站的發出地,只能估計曾經取得聯絡的基站在科學園範圍;此外,依照地圖上的地理環境推斷,電話訊號應該由300米以上的山林發出。明明補充指,甯國良在電話中曾說過一些數字,「單case同十幾年前丁利華有少少相似,打過電話去上面,講咗啲數字……」,惟搜索隊現在仍未能解讀出這些數字有何意義。
至8月29日,搜索隊在黃竹山古道密林梯田位置尋獲一隻很可能屬於甯國良的手套,於是縮窄範圍重點搜查,可惜甯國良最終回天乏術,其遺體在9月12日於黃竹山及茅坪之間的密林被尋回。
尋人不設期限、不計生死 直到尋獲失蹤者為止
黃金72小時內找到失蹤者的生存機會達到90%以上,因此搜索隊在72小時之內盡量安排更多人手上山尋人。樹哥及明明參加過最少30至40次搜救行動,最少在15至16宗失蹤個案中成功尋獲失蹤者,他們對於尋人都有自己一番堅持及見解,即只要尚未找到失蹤者或其遺體,搜救行動都還沒有完結,「我哋唔係純粹計佢生存率有幾大,我哋最後目的就係……一諗返就係……」,樹哥一度哽咽難言。
明明接棒表示,儘管生存機率越來越低,都要設法找到失蹤者,將其帶回給家屬,了卻家屬的心願。二人相信,無論過了多久,縱使失蹤者已化為白骨,仍有蛛絲馬跡能夠找到。明明更指,即使丁利華失蹤至今已18年,但只要一有時間,搜索隊仍然會繼續尋找他。
「搵唔到個人,都搵佢個到遺體,拎佢返屋企,等佢屋企人釋懷!」。尋人不計生死是搜索隊的使命及執着,明明對於一宗去年8月下旬發生的擔柴山失蹤案感受甚深,當時61歲男子張劍明已失蹤超過20天,生存機率接近零,其他政府部門已收隊不再搜救,但搜索隊仍然堅持尋人。
明明表示,當時張劍明的妻子及女兒因掛念他,亦有份參與擔柴山的搜救行動,其妻子甚至在一次行動中瀕臨中暑邊緣,需要停止參與搜救。張妻在下山前曾對明明說:「見到我丈夫就同我報警,佢唔見咗。」當時明明點頭答應,可惜當日下午搜索隊1名隊員便發現張劍明倒斃在南山洞。面對失蹤者死亡的事實,明明坦言感到不開心,不過同時亦感到欣慰,認為最少能夠將他帶回家。
罹鼻咽癌末期康復 搜索隊成員願以生命換生命
不時組隊上山搜救,明明笑言:「樹哥每一次行山失蹤一定去!」對於每次行動都親歷親為,樹哥坦言是以生命換生命。原來他於2015年發現罹患鼻咽癌末期,治療過程雖然非常辛苦,但最終成功治癒,「如果佢(上天)比返個生命我,點解唔去搵其他生命呢?」。此事促使樹哥決心加入搜索隊,展開尋人搜救的旅程。
搜索隊成員出錢出力 各司其職
作為消防、警察及民安隊等官方尋人的輔助角色,搜索隊山上及山下的成員各司其職,上山的成員負責模擬失蹤者原定路線上山,邊行邊收集環境資料,如以群組形式出發,成員則需帶對講機,防止重覆搜索相同路線,成員亦會在在群組共享位置,以確保安全及作隨時聯絡;山下則由有多年搜索經驗的元老級成員協助支援,藉以往經歷及搜索能力,分析山上的數據進行研究,逐步縮窄搜索範圍。
搜索隊成員更是出錢出力,從無收受任何捐贈。對此,樹哥表示若接受捐贈意味要有財務組處理,並公開交代金錢去向,是否用得其所等等。他強調,目前最重要是前線人手,能夠有成員上山尋人最為實際,希望有更多新血能夠加入搜索隊。
郊野義務搜索隊(CVST)於2007年5月2日正式成立,目標是希望利用科技及不同行山人士的搜索能力,加強搜索工作,擴闊搜索範圍。搜索隊現有200多名成員,他們分別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及行業,不少人更身有正職,下班後在搜索隊群組問一句:「有無人會同我一齊行?」搜救行動隨即展開。搜索隊歷年來多次出動,更曾在行動中成功尋獲生還者,只要有人在山上失蹤,搜索隊的步伐就不會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