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守佛教道場|一人道場非孤例 寺院引入內地僧人 學者分析原因
大嶼山逾百年歷史的紫竹林道場,傳至82歲的老住持定滿法師,已後繼無人。紫竹林面對的問題——僧材不足,其實也是羗山、鹿湖等道場、乃至整個佛門共同面對的問題。記者走訪了羗山及鹿湖一帶的道場,發現「一人道場」非孤例,不少道場乏人傳承,部分或荒廢,甚至已經出售。研究香港佛教史的鄧家宙博士表示,這些小型道場式微已屬常態,而大寺院為解決僧材荒,則會引入內地僧人。而本港佛門僧材不足的問題並非一時三刻的事情,既與佛門內部僧伽培訓有關,亦與世界經濟發展有關。
寺院僧尼少致組織較鬆散偏人治
鄧家宙分析,本地寺院建立及僧伽培育不足是客觀條件局限,據他考究,本港各大寺院的僧尼人數,扣除戰時臨時收容不算,高峰期平均每間寺院有30人,至於靜室精舍,每間僧侶人數其實只有2、3人。由於僧尼人數少,本地寺院難以按傳統設立完整的叢林制度,所以組織較鬆散,偏向人治。
他舉羗山、鹿湖的道場為例,指這類小型道場的佛門儀規、戒律、教義等,多無嚴格規則,主要視乎住持的意願,不少只維持最低限度的佛教生活模式,「例如早課、晚課,食齋,咁叫最低限度,特別誕期要跟足佛門儀規,其他嘢係自由處理」,這種規模是難以有系統地培育足夠的僧材。
缺僧材寺院直接由內地引入有潛質僧人
其實早於1999年,佛門中人已意識到僧材不足的問題,甚至點明「台灣佛教之興盛,與僧伽教育密不可分」。當時香港佛教聯合會已積極籌辦佛學院,有意培育僧材,時任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更直言:「擺在香港佛教面前的大事,就是缺少僧材,沒有接班人之慮!再過十年、廿年,香港佛教又是如何的局面呢?」覺光法師又指,香港信佛的人愈來愈多,「僧材的環節非常薄弱,弘法沒有人(指出家人),道場沒有和尚住持,這個現象必需要迅速扭轉過來。」
直至2002年,佛教聯合會終開辦「佛教僧伽學院」,並專收內地僧侶來港修讀,企圖力挽頹勢,奈何只辦了一屆,便於2005年草草結束,而畢業後願意留港弘法的僧侶寥寥可數。鄧家宙曾與當時的學僧及佛教領袖談過,得知學僧普遍未能適應香港的生活節奏,加上部分僧人寧願回內地寺院,認為生活較簡單,更適合修行,「一來融入唔到,二來達唔到香港的期望,例如語言等問題。」鄧家宙說,斥資籌辦僧伽學院成效不彰,不少寺院唯有直接由內地引入有潛質的僧人,鄧表示現時本港寺院確有不少內地僧人。
商業社會出家宗教鬧人才荒
佛門籌辦的僧伽學院雖無以為繼,但鄧家宙指出十幾年來本地大學陸續開辦的佛學學位課程及佛學研究中心,近年明顯有一批內地僧人來港研讀佛學,不過他認為大學是重視學理的地方,而宗教卻講究實修實證的功夫,例如佛教規儀、宗教責任及具體修行等,始終要由寺院教授,否則不夠完整,故設立僧伽學院仍有其必要性。
鄧家宙認為,香港是商業社會,本地僧俗難免以商業角度思考問題:佛教團體善於確保財源、舉辦大型活動,具推動社會慈善的能力,惟亦要花時間應酬官員、商賈及普羅信眾,間接令僧人難以清修;信眾的教育水平高、生活較富裕,亦更難捨棄世俗的學問及財富。鄧家宙笑言:「(出家)首先要放棄家庭,就係呢樣已經難啦,唔使講太多。」過去數十年全球經濟快速增長,各地物質條件大為改善,「其實要出家嘅宗教都鬧人才荒,這是必然,不止佛教,天主教如是,全世界宗教都面對相同問題」。
如此說來,香港佛教僧材不足的問題似乎無解?鄧家宙坦言設立佛學院,持續培育僧材始終是當務之急,他又補充:「弘法不一定要出家人,在家居士可以在不同崗位推廣佛教。」只是佛教儀式及修持,始終依賴出家人傳承,「(出家)需要很強嘅意志,你要讚歎願意為自己宗教修持而出家嘅人,要普羅大眾孭起咁大嘅責任,只會愈來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