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兇殺案丨孕母疫下照顧遲緩兒釀悲劇 醫生指屬高風險家庭
深水埗今日(3日)凌晨發生兇殺案,一名5歲男童被發現於寓所內倒斃,全身多處傷痕,相信被長期虐待,而疑因產後有情緒問題的33歲母親事後企圖跳樓自殺,幸得救援人員及時到場營救,經警方調查後,估計男童可能有發展遲緩之問題。
精神科醫生表示,今次個案可被歸類為高風險家庭,複雜的家庭背景令照顧發展遲緩的幼兒一事難上加難,令家庭照顧者的壓力大增,從而以虐兒的方式發洩負面情緒,待情緒「爆煲」後更萌生自殺念頭。加上疫情下,社會接近停擺,學校及社福機構亦難以恆常評估兒童狀況,以致今次悲劇發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表示,涉事個案因經濟拮据、母親產後情緒不穩、幼兒數量多,以及父親長期疏離等因素,都可被歸類為高風險家庭,即照顧者未必能履行照顧幼兒的日常生活功能,當中包括衣食住行、醫療及教育等,以致作為主要照顧者的母親,可能將壓力發洩到兒童身上,以致虐兒慘況不時發生。
加上疫情在港肆虐近2年多下,學校難以分擔母親的照顧壓力,令罹患適應障礙症、焦慮症及抑鬱症的風險增加,而當照顧者壓力到達臨界點「爆煲」後,絕望念頭便繼而產生,誤以自殺為出路結束生命。
發展遲緩多屬先天 患者現自閉易怒症狀
發展遲緩指在兒童生長過程中,腦部發展異常或停止。黃醫生指,多數案例屬先天成因,以致病患兒童的運動發展、心理情緒、溝通表達、或對社會適應及認知能力等方面、或部分的領域成熟速度較慢。
而後天的社會環境因素方面,案中5歲兒童被指懷疑被長期困在家中房間,甚少與外界接觸,亦為加劇發展障礙的有關不良情況的原因,可能導致患病兒童出現情緒不穩或行為問題,例如自閉、易怒、智力及專注力不足,甚至自殘等症狀,變相增加照顧者的負擔。
疫下各界難逃責任 及時變通家訪救人
兒童情緒不穩,令照顧者難以管教,對此黃醫生則建議,如案中這類高風險家庭,社會上各單位如朋輩、學校或社工等,亦有責任伸以援手,惟他亦強調,一般治療發展遲緩的幼兒,都需要花上數年時間醫治,當中需持久配合職業治療、言語治療、物理治療等專業意見,病患小孩的照顧者往往需投放大量精神及時間參與治療。
被問到現時本港針對幼兒發展障礙的支是否足夠,黃醫生亦坦言未必足夠,他指出社福機構一般都是以傾談輔導為主,再配合家訪。惟疫情下,透過視像通話進行線上會面幾乎成為現今診症方式,以致實際面對面的接觸大大減少,他強調如察覺有異,身邊人及社福界人士應在評估疫情風險後,應變通多加進行家訪,才能確保幼兒的安全,他續呼籲,精神健康不容忽視,盡早把握良機治療,盡快尋求精神科醫生協助,才是治療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