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架奪命工傷|死者遺下年邁雙親 工權會冀當局公開調查報告
48歲搭棚工陳兆豐於上周六(7日)油麻地吳松街搭棚期間,不幸從高處墮下身亡,遺下80多歲、病患纏身的父母,令人哀傷。陳侍親至孝,與父母同住,是家中經濟支柱,兩老頓失所依,幸陳的兄弟代為照顧。兩老至今仍活在喪子悲痛,難以接受兒子已離世的殘酷現實。
陳任職搭棚工作近30年,事發於上周六(7日)早上約11時,陳在油麻地吳松街42-52號文績樓開工,剛搭棚期間懷疑安全繩斷裂,從高處墮斃。
今日(13日)工業傷亡權益會舉行關注奪命飛棚意外記者會,讀出陳兆豐父親的手寫信,並指出頻生搭棚工人傷亡事故成因、勞工保險問題及提出建改善建議。
陳伯在信中提到,勞工處是保障勞工權益的政府部門,主要責任是保護勞工的安全及切身的權益。惟半年卻發生了多宗搭棚工人身亡的意外,認為勞工處必須作出認真的分析和檢討。
他說,搭棚是建造業中必不可缺的工種,也是最危險的環節。勞工處應該要特別對待,不容忽視。陳伯又建議勞工處需要組成一個有責任心的精英,認真分析,研究一套確實可行的方法,有效保護搭棚工人;並向負責人,如判頭和老闆進行宣傳教育,而不是停留於文宣和廣告,流於空談。
陳伯期望當局組成專業小隊去定期到搭棚工人工作現場巡查裝備,特別是留意安全帶是否合符規格,配帶是否合符標準等等。為了避免再出現搭棚工人傷亡情況,他請求勞工處確實地負上本身的責任,成立精英小隊執行任務,並深入到搭棚工人的工作地點觀察,及了解他們真實工作的實況,進行監察、指導安全工作,防患未然,減少意外發生,避免悲劇重演。
工權會總幹事蕭倩文提到,根據資料,從 2012年至今,已經發生過至少18宗飛棚相關的奪命意外。根據業内人士估計,現時每日超過2000宗搭建飛棚的工程,代表每日數千名工人面對極之危險的工作環境。
蕭表示,不少工人反映,很多時他們根本没有牢固點可扣上尾繩,以防堕樓。由於本港大部份樓宇外牆均不設繫穩裝置,工人需自己尋找合適位置打羊眼圈作牢固點。但很多時,工人如想打羊眼圈,有可能會被業主、天台業權人及物管公司反對。因此在種種限制下,最後工人只能選擇將尾繩扣在棚架、狗臂架欄杆上,又或綁住室内傢俱,甚至扣在室内的柏檔身上,充當「人肉牢固點」,甚至寧願棄用安全帶。
加上因為裝備不足,工人只能使用已經損耗或不合標準的裝備,根本無法保障工人,正如是次事故,陳當時使用的安全繩懷疑是「爬山繩」。同時,勞工處監管不足、大廈外牆設計所限令工人無法打上三粒爆炸螺絲,使狗臂架不穩、違反《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建築地盤(安全)規例〉及《僱員補償條例》例判罰過低,阻嚇力不足、及搭棚工人安全意識不足,導致意外頻生。
蕭倩文希望當局加快優化建築工程呈報機制的立法步伐,讓勞工處能掌握相關資料,以作出巡查監管;並向全港業主、物業管理公司發信,要求其配合承建商施工,容許其在外牆或室內私人地方或公井地方安裝繫穩物等,針對各種意外成因對症下藥。
對於勞工處拒絕公開意外調查報告結果,蕭倩文表示失望,認為當局完成調查後都未有公開調查報告,過往都要求勞工處就意外成因公開調查報告,但因為各樣原因,例如以私人資料及敏感資料為由拒絕公開,認為並不合理。她指,公開調查報告能讓業界與社會大眾對工序的危險有清楚認識,從而進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