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鎅5歲童頸】警方仍扣查涉案少年 疑犯:我知道做錯事

撰文:魯嘉裕
出版:更新:

天水圍輕鐵天秀站發生的5歲童被鎅頸案,警方今日拘捕的一名16歲涉案少年,至深夜仍被扣查。消息指出,被捕者為一名中三學生,亦為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Mentally incapacitated person, 簡稱MIP),有人承認自己做錯事。然而警方過去曾發生錯控智障人士誤殺事件,其後特別成立針對MIP案件的對應指引及工作小組,加強警員接觸MIP時的專業敏感度。

警方今日於案發現場附近派問卷調查,其後於天水圍拘捕疑犯。(邵沛琳攝)

據了解,被捕少年身材肥胖,因幼年時發高燒而腦部受損;他被捕後表示知道自已做錯事,警方處事慎重,立即安排其家長、專業人士及社工等協助少年進行錄影口供,至深夜仍協助警方調查。去年4月13日沙田美林邨一名73歲遛狗翁被人毆斃,警方於近大半月後高調拘捕一名30歲智障男子,並於兩日後控告男子誤殺罪,然而男子家屬稱當時男子應身處院舍,不可能殺人,警方終翻查院舍閉路電視證實男子為清白,低調撤銷控罪。案件當時惹起極大爭議,智障男事主說話有困難,然而作供時曾表示自己涉案;但警方在未取得院舍閉路電視的情況下提控,在獲得新證據後才匆忙撤銷起訴,令警方於處理有關MIP案件上的指引和程序備受質疑。

新制定措施包括「守護咭計劃」,紀錄MIP醫療、溝通需要及緊急聯絡人等資料。(警務處網頁圖片)

去年5月特設工作小組 培訓警員專業敏感度

事件令警方隨即增強針對MIP的工作指引及程序,警方於去年5月成立「關注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工作小組」,針對MIP的需要制訂警方的工作程序,推出新措施包括「守護咭計劃」、「行為指標」及「合適成人通知書」,並為所有常規警員、輔警及文職人員舉辦針對MIP需要的專題培訓,加強他們接觸MIP時的專業敏感度。

「守護咭」為自願性質計劃,咭上紀錄MIP的醫療、溝通需要及緊急聯絡人等資料,讓MIP隨身攜帶該咭,以於緊急情況如迷路、意外受傷或成為罪案受害人時儘快獲得協助,而如MIP牽涉警方調查時,警方可知悉他們的醫療及溝通需要,並通知其親友提供協助;而「行為指標」列出MIP的常見特徵包括個人狀況、行為及對話特徵,讓前線人員盡早識別MIP及與他們溝通的建議;「合適成人通知書」則安排MIP信任或有照顧MIP經驗的合適成人,照顧MIP的需要及緩解其情緒,觀察警方的調查及協助雙方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