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殺樹】九龍灣未死榕樹遭灌漿封地 學者批護樹政策落後

撰文:陳蕾蕾 蔡正邦
出版:更新:

九龍灣宏泰道一棵逾50年歷史的大榕樹,見證區內幾許風浪,數十年來,經歷安置區的清拆、工業區的發展,仍屹立不倒。惟兩個月前,十級颱風吹襲本港,老樹不敵強風,霎時倒下,「其貌不揚」的老樹,在兩星期內被極速清除、灌漿封地。現時該處已鋪上新的石屎泥,為人遮風擋雨50年的大榕樹隨著強風漸去,在城市中消失。中大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授趙紹惠指,樹木生命力非常強,灌漿封地並非處理樹木的好方法,又指香港僅做「冧樹」評估,欠缺樹木法護樹,「一個風就將香港樹嘅問題,表露無遺」。

50歲榕樹塌下後,遭極速清除。(受訪者提供)

逾五十年歷史榕樹 兩星期遭灌漿封地

九龍灣宏泰道12號餐廳小巷旁,一棵大榕樹屹立該處,與巷弄及街坊相依數十載,惜近月不敵「山竹」吹襲,逃不過倒塌命運。旁邊的餐廳負責人吳先生表示,該棵榕樹為舖頭前期業主所種,在九龍灣仍是安置區時代,即1975年左右,榕樹已經存在,時光荏苒,「種種吓唔理佢就大咗」。吳先生指,颱風吹襲令大樹倒下,約一星期後便有工人處理大樹,兩星期後,大樹開始被清走,吳先生以為政府會重新栽種,豈料工人竟開始在石屎地灌漿封地,「即係代表呢個位唔會再種啦!」他表示,大榕樹樹幹如兩個成人身位般粗壯,未曾想過大樹會倒下的一天,殘枝甚至把整條小巷堵塞,「唔單止我哋覺得可惜,街坊經過都覺得好可惜」。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授趙紹惠強調,塌樹的根若未枯死,仍然有其生存空間。(蔡正邦攝)

根未枯死仍可拯救 清理前應先諮詢區內市民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授趙紹惠指,相信該棵榕樹年逾五十,即便已倒塌,但經扶植後,於根部裹上有營養的肥泥,將樹冠修剪並以支撐架撐起便可救回。她指政府進行善後工作時應有計劃,亦應加強對樹木的護理。趙強調,「樹嘅生命力好強」,大部份樹木都不應該太快斬除,只要根未枯死,仍然有其生存空間。趙教授表示,若要處理塌樹,應先讓社區內的市民參與討論,而非極速灌漿封地。

塌樹現生機 蓋上肥泥即有救

趙教授表示,大部份樹木只要於根部蓋上肥泥,給予足夠營養後再扶植,待其自然生長便可救回。她直斥「一個風就將香港樹嘅問題,表露無遺」,指政府人員對清樹指引並不清晰,未有向清樹人員說明樹木將要保留,或是重新栽種。

僅做「冧樹」評估 護樹概念遠較日本落後

趙教授指,香港投放在樹木的資源太少,只考慮樹木會否倒塌,僅有樹藝師做倒樹風險評估表,以「表一」及「表二」檢查樹木健康狀況,前者以目測樹木概況為主,後者則在發現樹木有問題時,才會詳細記錄,惟大部份樹木僅粗疏記錄在表一,便停止跟進;此外,趙又表示現時香港未有對樹木進行護養,包括疏風及修剪高度等程序,亦沒有《樹木法》保護樹木。她以日本作例,指日本人愛護生活環境,營造天然生活空間,尊重大自然,有「樹醫生」的概念,同時設有樹木保護法,相對下香港對樹木的照顧相當落後。

翻查資料,日本「樹醫生」的出現可追溯至1991年,要成為樹醫生,需先進行「樹木醫生研修」,具備七年以上經驗者,方可入讀及報考執照專業。成為樹醫生後,便可進行對樹木診斷治療等工作。法律方面,日本在不同層面上均有樹木保護法例,如1962年制訂的《都市美觀景致保育樹木法》,地方政府獲授權可保育指定珍貴樹木。

明年第一季完成最後清樹工作

發展局回覆香港01查詢時指,清理塌樹斷枝的工作,由負責管理樹木所在土地或設施的政府部門跟進,包括路政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建築署及地政總署,食物環境衛生署則負責清理街道上的枯枝及落葉。政府部門已完成清理涉及阻礙人和車流位置的塌樹,現時正清理公園、單車徑、行山徑等地點,預計工作於年底前逐步完成,最後將會清理不影響市民日常活動的地點,如路旁斜坡、郊野公園內的偏遠地區等,預計於2019年第一季前逐步完成。

按樹況考慮扶直塌樹 發展局將推《街道選樹指南》

政府部門會按照樹況,採取風險緩減措施,包括穩固樹木,如將傾斜的樹木拉回直立位置,並用纜索及支架扶持、移除懸吊斷枝、移除根基不穩的樹木、圍封有待處理的樹木等。 在處理塌樹個案時,政府部門因應倒塌樹木的受損程度,包括樹冠、主幹及根部的狀況,並考慮樹木扶正後復元的可能性,以決定處理方案。若倒塌樹木整體受損輕微,復元可能性大,政府部門會考慮扶正樹木,並加設支架以作支撐。 如必須移除樹木,政府部門會先行清理樹木,再檢查種植地點和相關範圍的破壞程度,在合適情況下重新植樹。另外,在重新植樹前,部門亦會檢視擴大樹槽的可行性,不會追求數量或一換一的補種比例。 

發展局又表示,將會推出《街道選樹指南》,提供各類街道合適樹種指引,供政府部門使用,歡迎業界和公眾用作參考。發展局現時已召開跨部門樹木補種會議,著手籌劃補種方案和擬訂補種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