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風雲】博彩業規範化 叠碼仔變正行 未趕絕「扒仔」成隱患
澳門近日接連發生「扒仔」於賭場大打出手事件,過去於澳門回歸前黑幫為爭奪賭場利益,掀起過連番腥風血雨,後來澳門政府於回歸後致力規範博彩業,令「叠碼仔」回歸正途,但仍未能杜絕「扒仔」、高利貸等集團搵食。這已是過去半個月來,涉及澳門賭業的第二宗暴力事件。
澳門合法化的博彩業始於1847年,未開放賭權前,澳門賭業專營權曾被壟斷多年,由於賭業營利豐厚,吸引黑幫及不法之徒爭搶利益,因「叠碼仔」、「扒仔」、高利貸等利益問題引發衝突亦於當時最為猖獗,不時發生江湖廝殺事件,當中以黑幫頭目「崩牙駒」、「街市偉」及「水房賴」等人互鬥最為人所知,涉及包括新世紀酒店遭槍手以AK47掃射、司法警察司司長白德安座駕遭炸彈炸毀等大案。
開放賭權後爭地盤減少
後來澳門於回歸後逐步將賭業規範化,包括2002年澳門開放賭權後,賭業由以往獨家經營變成「三主三副」共6個賭牌,爭地盤情況亦較以前顯著減少;另外澳政府又修改出入境條例,針對當時大部分由香港過江、活躍賭場的「叠碼仔」,拒絕意圖到澳門犯案或有案底的人士入境。
叠碼仔轉型中介人
過去「叠碼仔」的角色專門向賭客提供兑換籌碼服務、部分兼做「大耳窿」放高利貸及管理妓女賣淫等,到2008年澳門政府宣佈,執行《中介人行政法規》規定「叠碼仔」需要領牌及受到監管,現時「叠碼仔」主要收入來源為招攬及拉攏兩岸三地高官富豪等「大客」到賭場賭博,從中賺取佣金與賭廳拆帳。
未能杜絕「扒仔」搵食
至於「扒仔」經常被人誤會為「叠碼仔」,不同於「叠碼仔」已漸演變成合法的中介人合作者角色,「扒仔」手法為於前線接觸賭客,並以不同手法斂財,包括以女色、免費船票等優惠引誘賭客賭博,再趁其不為意乘機以泥碼(即不能兌回現金的死碼)換取其籌碼;或非法放高利貸,於賭客賭博時抽佣,甚至以威脅、恐嚇及詐騙等手段騙財。
即使澳門政府致力整頓博彩業秩序,惟有關「扒仔」的非法活動一直於賭場出現,負責賭場治安的澳門司警不時進行巡查掃蕩,包括於今年6月搗破回歸後最大宗高利貸集團,拘捕113人,當中除一名香港人主腦及兩名澳門人成員,其餘均為內地人,包括多名負責陪同賭客落場抽佣的「扒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