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剖析戀物癖 古怪癖好12選

撰文:朱幼麗 鄧子盈
出版:更新:

你有否試過鍾情一樣物件,愛不釋手,甚至迷戀得難以自拔?本港法庭最近審理一宗案件,案中的他愛高跟鞋,最後竟不知不覺地迷失變成罪犯。私人愛好可以五花八門,但當癖好變成沉溺,不知不覺就會影響個人生活,甚至令人走到犯罪邊緣。

(鄭劍峰攝)

工作時的他與常人無異,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與同事相處良好,也是上司眼中勤奮盡責的好員工,但下班後的他卻是個謎,總愛獨個兒離開,也甚少與同事們聯誼,因為他有個不能說的秘密。

早在少年時代,他便開始迷戀高跟鞋,初時這個「嗜好」只在於欣賞層面,他會看雜誌或在互聯網上搜尋高跟鞋照片。漸漸地,單看照片已不能滿足他,他開始留意街上遊走的高跟鞋,最初只是遙遠觀看,但他實在太想留住高跟鞋的優美線條,下一步的發展便是偷拍。

然而,追求高跟鞋的欲望愈來愈強烈,令他不由自主地跟着那雙鞋,甚至想觸摸它。當時,迷戀仍只限於那雙鞋。

追蹤高跟鞋變遊蕩

直至有一天,他遇上另一雙高跟鞋,被它的「舞步」牽引,不由自主地跟着它走到她家門前,他摸上那雙女主人在門外脫下的高跟鞋,鞋上的微溫令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甚至有生理反應。可是,他預料不到,那雙鞋的主人其實早已發現有陌生人跟蹤回家,感到極度不安,並立即報警。當他仍陶醉於高跟鞋的曲線時,警察已到達,把他逮個正着。

上述事件並非虛構,有一位警察為了觸摸一雙高跟鞋,跟蹤女事主到住所,結果被控以遊蕩罪。5月底,他在荃灣裁判法院認罪,法官認為他已正視自己的情緒問題,判他接受感化18個月。雖然不用坐牢,但留下案底,他的前途也可能受影響。

很多時有戀物癖的人,自制能力會較低,他們也可能認為自己的癖好並無不當,從而變本加厲。
精神科醫生黃宗顯

戀物癖從佛洛伊德說起

 精神學家把他的特殊癖好稱作「戀物癖」,對其成因有不同說法。著名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在1927年曾發表過一篇有關戀物癖的文章,他認為戀物癖原自小男生抗拒閹割的恐懼而發展出來,例如一名小男生對自己的陽具投放過多自戀,當他得知女性竟然沒有男性的生殖器官,便產生一種怕會被閹割的恐懼;又因他們接受不了女性沒有陽具,故相信女生或會有一個不同的陽具,並把這個替代的陽具,投射到另一物件,如女性內褲或高跟鞋等,視之為女性代以陽具功能的神物。他不自覺地把感情投放到該物件上,從中得到滿足和快感,而有這種癖好者,大部分是男性。

不少人認為佛洛伊德的說法具爭議性,曾接觸過這類患者的精神科醫生李德誠就認為,就他接觸的個案而言,他覺得戀物心態是「無得捉」,有可能是患者不知何故地,把快樂的感覺與某種物件連上關係,故他看到該物件便感到興奮;也有些人是因社交生活不愉快,不自覺地把情感轉移至物件上,從而令他對某項物件產生一種微妙的感覺,甚至可引起性興奮。這些戀物癖好者,常見於青春期的少年,或是渴望尋求新刺激的中年人。至於他們會戀上什麼物件也會因人而異,高跟鞋是常見的例子,也有特別喜愛膠雨衣,甚至動物羽毛等。

癖好影響生活

李醫生說,由於社會文化保守,不少人對這類癖好者戴有色眼鏡看待,甚至認為他們變態,令到不少患者不敢尋求治療;亦有不少患者,認為他們的行為不會傷害別人,從而沒有正視過這心理問題。

看似私人的癖好,某些情況下仍會影響個人生活,例如過度鍾情癖好帶來的快感,忽略了枕邊人,影響婚姻生活;亦有因癖好行為導致他人不安,要負上刑責,才意識到需要專業協助。

事實上,有特別的癖好並不是罪,但當這些行為超越法例,便構成罪行,例如一個戀鞋癖的男子,因為不斷追看女性的雙腿和鞋,令人不安,可被控遊蕩罪。若進一步想觸碰對方身體,有可能觸犯普通毆打,甚至非禮罪。

改善沉溺學習自制

法庭近日審理另一宗案件,指一名男子4歲時已觸摸女性腿部,讀書時又不斷偷窺及非禮女同學。成年後更多次犯非禮案,亦曾搶劫女生穿着的內褲和絲襪,被判入獄6年。但他每次獲釋後不久,又會犯上同類案件。最近一次,他在港鐵月台上揭起一名空姐的半截裙而被捕,最後在東區法院承認作出有違公德行為,被判入獄3個月。

今年5月,美國德州揭發一宗男子管有兒童色情照的案件時,意外發現他更是一名「尿片癖」。聯邦密探在疑犯家中搜出多條嬰兒用過的尿片,更懷疑他可能曾性侵犯幼童。

精神科醫生黃宗顯指出,有戀物癖的人,會否由一種癖好跳至另一種怪癖,例如由尿片癖變成戀童癖,他並沒有相關的研究資料。然而,很多時有戀物癖的人,自制能力會較低,他們也可能認為自己的癖好並無不當,從而變本加厲。例如初時只是躲在家中偷看照片,慢慢發展至出外尋找獵物,尋求更大的刺激,甚至觸犯罪行也不自知。即使未至於犯罪,亦可能引起社交或生活上的障礙,便可能需要接受治療。

黃醫生指出對戀物癖的治療,主要是心理治療,藥物最多只能以抗雄激素或抗抑鬱藥來抑制性慾,但沒有藥物可以制止他人有這樣的想法。

至於心理治療,主要包括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讓患者了解及引發因素,從而避免相關的行為問題,另一種是厭惡治療(Aversion Therapy),即利用令人厭惡的刺激,使患者對戀物癖行為產生厭惡感,並要教他學習自制。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