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協3個月接65宗太空油個案 17歲仔曾過量吸食險跌出馬路被車撞
新興毒品「太空油」依托咪酯近年在港濫用個案急速上升,並蔓延至社區及校園,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過去3個月處理65宗與太空油問題相關的青年個案,年齡介乎12歲至33歲,情況令人憂慮。青協社工接觸過的個案中,一名17歲男生在校園被同學邀請吸食含「太空油」的電子煙而上癮,曾過量吸食失去知覺,甚至有一次跌出馬路險被車撞倒。
「太空油」是一種非法混入有害物質的煙油,通常透過電子煙裝置吸食。因價錢相宜、取得容易且口味繁多,迅速成為青年的新興毒品。據保安局資料顯示,去年因涉及「太空油」的罪行被捕人數只有9人,激增至今年首9個月的98人,增幅顯著。現時依托咪酯只受《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監管,不受《危險藥物條例》監管,保安局擬明年立法將太空油列為毒品。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的抗毒服務前線社工,去年中起接觸相關個案,並為中小學及大專院校舉辦超過30場抗毒教育講座,同時收到學校的轉介個案,其中一個個案為17歲事主阿賢(化名),他在校園被同學邀請吸食含「太空油」的電子煙,起初他認為電子煙見效快且成癮性較低,而「快來快去」的特性令他沉迷。然而太空煙的效用僅維持很短時間,結果阿賢不停吸食,追求短暫的毒品快感。阿賢更曾因過量吸食失去知覺,甚至有一次跌出馬路,險被車撞倒。他聲稱班上也有其他同學吸食「太空油」,但從外觀不易識破,學生更易於攜帶和使用,使得太空煙在校園普及。
社工接觸的另一個事主為阿東(化名),今年31歲。阿東在一次私人聚會中首次接觸太空油,當時朋友遞上一支類似電子煙的「太空油」,他誤以為是普通電子煙而吸食,隨後出現頭暈、行為失控等症狀持續約10分鐘。阿東指他的朋輩圈子中,「太空油」最近變得相當普遍,不少比他年輕的青少年也受到誘惑而嘗試,甚至在網上搜尋相關資訊。第一次誤食的經驗令他了解太空油的禍害,尤其是聽聞現時「太空油」可能混雜K仔或可卡因等毒品後,更覺得危險性高,故不鼓勵青少年吸食。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梁兆騏指,毒販巧立名目,美化「太空油」的隱藏性高、安全無害等,令青年輕視風險及危機,加上「跟風、跟潮流」的心態和好奇心,導致近期吸食「太空油」的轉介個案大幅增加。他建議從多方面加強青年了解太空油對健康和安全的潛在威脅,特別是拆解相關誤導資訊,針對社交平台流傳的毒品迷思進行預防教育。同時,應加強青年拒絕「太空油」誘惑的能力,提升他們的警覺性。
梁兆騏鼓勵家長參考以下「五部曲」以評估風險程度,從可疑至高危級別,包括︰
1) 留意子女是否出現可疑行為,如長時間逗留房間並有疑似吸煙的聲音;
2) 發現電子煙及煙彈等可疑物品;
3) 身上是否有特殊氣味,如水果味、化學味或燒膠味;
4) 是否有可疑的金錢交易或收到售賣太空油的短訊;
5) 出現行為失控的情況,如頭暈、行走不穩、身體震顫或口齒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