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破電騙案拘17名男女 43歲女文員最大損失遭假公安騙$850萬
警方東九龍警區採取執法行動,打擊「猜猜我是誰」及假冒官員騙案,拘捕17名男女,當中一名「睇水」年僅17歲,涉款2,700萬元。最大一宗損失的受害人是一名女文員,誤信假冒公安指她涉及洗黑錢,痛失850萬元。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蘇家輝稱,鑑於區內的電話騙案有上升趨勢,警方展開兩個執法行動,一個是針對「猜猜我是誰」的「猛拳」行動,另一個是針對假冒官員,共拘捕15男2女,包括多名骨幹成員及一名17歲「睇水仔」。其中4名被捕男子現正被扣留調查;其餘被捕人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9月上旬向警方報到。
重案組高級督察李嘉偉詳述「猛拳」行動稱,警方根據情報分析及深入調查,鎖定一個犯罪集團,他們隨機打電話予巿民,訛稱是受害人的子女或朋友,因為被捕或意外入院等,要錢應急,大部份受害人是長者,出於對家人及朋友的關愛而受騙。
警方於7月30 日在秀茂坪拘捕一人,當時他正向受害人收錢;與此同時,警員在集團的巢穴拘捕4男1女(17至37歲),包括骨幹成員、收取騙款的跑腿和「睇水仔」,部份人有黑社會背景。警方相信他們與7月份最少6宗「猜猜我是誰」的騙案有關。受害人的年齡介乎60至89歲,損失金額由5萬至26萬,總損失共56萬元。
李續稱,歹徒分工仔細,部份人負責致電受害人,警方不排除有部份電話由海外打出,骨幹成員又伺準有人「搵快錢」而招攬跑腿,交收期間安排「睇水仔」,增加警方追查的困難。
至於「北樓」行動,歹徒以COLD CALL形式致電受害人,訛稱內地執法者,指受害人在內地犯刑事罪行,要審查資金,安排特務人員與受害人簽署保密協議書,又出示假的公安證件或香港警察委任證博取信任。
警方於7月29日在全港多處採取拘捕行動,拘捕11男1女(19至62歲),其中3人扮特務、9人持傀儡戶口。警方相信他們涉及全港11宗同類案件,受害人由20至87歲,涉及款項26萬至850萬,共2,600萬元。
當中涉款最大宗的案件,受害人是43歲女文員,今年5月她接到自稱公安的騙徒電話,指她涉及洗黑錢,兩名特務出現與她簽署保密協議,她交出190萬元現金,其後再將660萬元轉到兩個傀儡戶口。
防止罪案辦公室高級督察李展宏指出,警方檢獲的假委任證及公安證,質素參差,容易辨識。他提醒巿民接到自稱官員或內地公安的電話要留神,聲稱家人遇事,要錢銀應急,也必須向當時人求證,謹記「收線、核實、搵求助」,以避墮入騙徒陷阱。
目前電訊商已就來電號碼為「+852」開首的境外來電,向用戶發送話音提示或文字訊息,提醒有關可疑來電來自香港境外。市民可考慮使用來電過濾應用程式,對預設的來電「黑名單」或匿名來電進行過濾,以進一步減少可疑來電和電話滋擾。
假如收到可疑來電,指涉及刑事犯罪活動、假扮家人或親友因要保釋、被拘捕等急需現金、聲稱為內地執法部門或警察,要求轉帳一筆錢以證清白也應保持警覺。在任何情況下,不應向身分未經核實的來電者透露個人或銀行資料。
執法人員不會以電話錄音形式致電市民,亦不會將電話轉駁到其它地方的執法機關。市民如遇這些,基本上已確認是騙案。
市民對於不明來電、社交平台的網頁或網上購物的時候,均可在「防騙視伏器」輸入相關平台帳戶名稱或號碼、收款賬戶、電話號碼、電郵地址、網址等,以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
若經轉數快轉帳時,如收款方的轉數快有與詐騙有關的記錄,市民便會在確認交易的頁面收到高危警示,此時千萬轉錢 ;不過就算未有記錄,不等於無伏。如有懷疑,記得利用防騙易熱線18222及防騙視伏器等工具查閱,避免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