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香港不能再等 也等不起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周在愈發複雜的國內國際大環境下舉行,其間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根據會議公報,中央訂立了一系列宏大目標,包括爭取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促成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等。對一個人口多達十四億的大國來說,這些目標不容易實現,但基於中共過去四十多年的執政成就,內地人對未來確實有樂觀的理由。

對於中央訂下的目標,香港人明顯未夠重視,即使有所留意,也可能只執着於公報有關香港的篇幅是否縮減,或者哪些「關鍵詞」不見了。這些其實都是旁枝末節,真正有意義的是,香港政府是否懂得從中央的大政方針中取經,再結合香港的特殊情況,具針對性地推動必要的改革,讓這個當下「死氣沉沉」的城市突破發展瓶頸,再創高峰。

事實上,公報承載的信息非常豐富,當中最能啟發香港執政者和社會大眾的,莫過於「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句話,它正好揭示港府長期積習的問題—總是抱持「大市場、小政府」管治思維,坐視社會經濟管理失序,導致市場的非人性化傾向走向極端,犧牲了公平正義。香港要重新出發,不能不革新管治思維,否則只是死路一條。

根據一些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學理論,政府「有形之手」妨礙資源和收入分配,市場「無形之手」則最為有效,兩者水火不容。曾幾何時,這種「指導思想」被不少政客奉為圭臬,例如美國前總統列根(Ronald Reagan)就曾聲稱「政府不能解決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問題」,以此合理化政府的「不干預」;獲經濟學者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激賞的香港官僚亦一直以「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稱號為榮,彷彿不做事才是正確。政府自我設限,任由資本在毫無節制下擴張,確實有助刺激經濟增長,但這是畸型、難以持久的增長,背後往往以社會民生為代價—除了加劇貧富不均,還會釀成無日無之的政治爭端,美國近年民粹思潮氾濫,正是最佳寫照。

香港昔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建基於「原教旨資本主義」,不少年長市民至今仍在緬懷「亞洲四小龍」的光輝歲月。然而,許多人看不出當下香港沉痾難起,其實源自同一教條,更可悲的是,社會上下依然欠缺割除這個「毒瘤」的共識。早前政府停止推動一手樓空置稅,縱容地產商囤積居奇,不就反映了這一問題嗎?

無可爭辯的是,「原教旨資本主義」的弊端早已表露無遺—香港社會經濟體系顯然無法滿足民眾對住屋、醫療、安老、教育、交通、勞工等議題的迫切訴求。到了今天,即使最冥頑不靈的人,恐怕亦無法在「劏房」處處的情況下,理直氣壯地捍衛「市場萬能論」。

不少劏房的居住環境惡劣,居民生活火深火熱。(資料圖片/盧翊銘)

理順政府市場關係 解放思想創造新機

香港市民一般對「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之類的表述感到煩厭,認定只是「假大空」和「黨八股」。然而,無論我們基於何種政治立場而對中共有不同看法,都無法輕易否定其執政效能,特別是在處理市場和政府的關係上拿捏得宜,如今甚至精益求精,朝着「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的目標全面深化改革。

應當留意,這絕非像某些外媒所講是要「扼殺」市場,中央所言的「更好結合」是指理順市場界限,防止唯市場獨尊,讓市場發揮活力之餘,遏制其非人性化的傾向,為公平正義服務。誠然,內地仍存在諸多治理短板,包括基本公共服務不均、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頗大等,但不應忽視的是,內地即將在今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讓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這其實是中央積極通過政策介入、輔以市場資源而達成的結果。

把「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句話與香港「原教旨資本主義」相提並論,無非是要指出,香港過往賴以成功的因素正走進歷史。世事總在變化當中,世上並不存在一成不變的發展模式與制度,舊日的成功經驗可異化為今天的負累。不妨想像一下,假若中共在文革後拒絕「解放思想」,沒有適當引入市場經濟元素,單憑教條式社會主義,根本不可能為國家和人民帶來幸福。

內地的經驗提醒香港,既然舊的一套不合時宜,那就要與時俱進,積極有為,為獅子山精神注入新的內涵,為下一代創造更多可能性。

內地的經驗提醒香港,既然舊的一套不合時宜,那就要與時俱進,積極有為,為獅子山精神注入新的內涵,為下一代創造更多可能性。(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不必放棄資本主義 只求改革符合公義

當然,香港不必放棄資本主義,因為這並不符合「一國兩制」原則和《基本法》,但我們有必要大幅改革「原教旨資本主義」,使其更符合公平正義。許多香港精英和市民不明白資本主義有許多種形態,例如新加坡是資本主義經濟體,但沒有「地產霸權」,因為政府在土地住屋議題上牢牢掌握主導權;德國也實行資本主義,但其經濟結構不像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執政以來的英國那麼單一,秘訣是德國政府主動制訂產業政策,注意調整經濟結構。所謂見賢思齊,為什麼香港卻不知變通,死抱「原教旨資本主義」,拒絕「進步資本主義」?

香港自然毋須事事以內地、新加坡、德國為師,但有一點不能不學:必須確保經濟運行與大眾福祉相適應,堅持以人為本。要做到這點,政府必須主動籌謀,承擔分配資源、為社會創富的責任。對此,官員要以正確「指導思想」裝備頭腦,以建立「有為政府」為念,再以此為基礎,制訂適切的規劃和遠景目標,然後運用行政主導優勢修正資本主義,有序解決市民上樓難、生活成本高、工時長、工資低、欠缺退休保障、新一代就業出路狹窄等問題,極力避免只有少數「精明人」得益、大多數人遭殃的「失效市場」。

只有在社會經濟上推動改革,讓市民享有五中全會公報所講的「平等發展權利」,香港才可告別不公,蛻變為年輕人安身立命之所。在此基礎上,政府再按照「一國兩制」原則和《基本法》重啟政改,在政治上推動「人民平等參與」,也不難水到渠成。

要實現這一美好願景,關鍵在於特區政府要像內地政府那樣「解放思想」,「開好局、起好步」,推動社會上下向着「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進發。香港有不俗的條件,但總不能坐吃山崩,我們不能等,也等不起。

敬請留意11月2日出版的第238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你亦可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