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超級聯繫人已成過去 香港應做大灣區龍頭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港珠澳大橋上周開通,連同廣深港高鐵啟用,以及港人內地居住證落實等措施,反映中港融合全速推進,中港關係已進入了「新常態」。每逢巨變或經歷具時代意義的社會轉型,都會有強者誕生,淘汰弱者。香港經歷數屆政府的懶政無為,國際和地區地位早已動搖,特首林鄭月娥要帶領香港立足「新時代」,務必要展現領袖風範。

她上任以來,縱有一些建制派對她不滿,但國家主席習近平南下主持大橋開通儀式時,與她並肩進場,多少顯示出對她的支持。因此,林鄭應敢作敢為,登高望遠,不要再瞻前顧後,有負眾望。同樣地,她要認識到大灣區是香港的主場,港人應積極主導規劃,而非只甘於當「參與者」,乃至所謂的「聯繫人」。

(美聯社)

對於在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進場時走在其他國家領導人前面,與習近平並肩而行,林鄭事後解釋,因為進場時只有她一位女性,副總理韓正出於客氣才叫她走前些。但中共一向重視政治符號,這些「客氣」舉動,多少是對她的肯定。林鄭必須認清,她之所以獲支持出任特首,是因為中央相信她除了有政治魄力之外,還具備包容各方的能力。縱然最近有建制中人對她強烈不滿,更傳聞有人到北京打小報告,但在行政主導的體制下,特首要做對香港和國家有利的事,無人可阻,中央亦會全力支持。這一次與國家主席並肩而行,極具深意。林鄭是時候改變心態,不應做畏首畏尾、有勇無識的「小女人」。

在認識到自身地位後,特首還須為香港籌謀發展方向。林鄭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乃香港特首首次躋身中央頂層組織,足以證明《香港01》多次指出的事實:內地與香港的關係已然發生變化。既然如此,她就更應該積極掌握機遇,為香港爭取成為大灣區的領導者,達致與其他城市互惠互利的目標。林鄭在大橋開通儀式上發言,表明香港不再是「聯繫人」,而是「參與者」,反映她在地區規劃的參與上比過往特首大進一步。但是,香港是大灣區的「參與者」僅屬常識,她要進一步認識到香港還應該是大灣區的「龍頭」、大灣區是香港的「主場」。

什麼是「龍頭」?這裏指的並不是位份或層級,而是角色與功能,也就是擔當主持大局者,設置議程,制定計劃,主導落實。什麼是「主場」?不是站在邊緣或由外到內參與,而是在自己的地方做大家的事,大灣區就是香港人的地方,不是「去」,而是「在」。

(資料圖片/吳鍾坤攝)

香港倘只當「買辦」 難趕上時代發展

「聯繫人」之說由上屆政府提出,在一些建制派中頗為流行,意思是在國家的「一帶一路」發展規劃下,香港要透過專業服務助內地城市走出去,並助其引入資金、技術、人才。的確,在殖民地時代,香港的買辦中介業務一度暢旺,但時移世易,內地城市非復吳下阿蒙,隨着發展愈趨成熟,當中不少已具備走向國際的能力。如果港府不推動產業多元化,一旦內地不再需要香港這個「買辦」,香港還剩下什麼?香港既然有能力助內地引入外資和人才,為什麼不為自己籌謀,為香港成事?

港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形形色色的「經紀」,對各式中介人的作用絕不陌生,但我們應該意識到,不能事事假手於人或為他人做嫁衣。例如,香港是全球最大的IPO市場之一,今年又着力推動改革,吸引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但在想方設法拓展股市版圖的同時,我們也應積極思考如何壯大本地企業,打造本地的上市公司,不讓它們在新經濟裏淪為無關緊要的閒角。如果港人繼續妄自菲薄,甘於賺「斟茶遞水」的錢,只會被時代淘汰。

一些建制派與本土派的政治立場雖然南轅北轍,但他們的認識都落後於形勢。出於無知,本土派以為香港是獨立不群、傲視內地的「城邦」,殊不知內地早已起了急速變化,經濟、文化與社會制度長足發展。至於主張香港要做「聯繫人」的建制派則不思進取,以為香港仍可像殖民地時代般做中國的窗口。

港獨離經背道,民眾尚可警惕,而且他們只屬社會極少數。建制派「聯繫人」之說貌似合理,現實卻是拖香港後腿。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是有影響力的「社會精英」,而非思想青澀的大專青年。港獨份子就算思想上有多激進,也只是流於叫叫口號、寫寫網絡文章、舉辦遊行的層次。相比之下,認為香港要做「聯繫人」的建制派,不少掌握實權、出任要職,更能影響香港前途。由是觀之,他們嚴詞批評港獨窒礙發展,或許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相對於提倡香港要成為「聯繫人」的建制派,林鄭走前了一步,但仍嫌不足。她提出「參與者」之說後,接着提出「明日大嶼願景」將配合港珠澳大橋、機場第三跑道,讓大嶼山成為通往世界、珠三角的雙門戶。但是,香港面對的問題絕非實體基建不足,又或對外不夠開放,而是產業定位落後於時代,官員欠缺視野與魄力。她在演說中強調「明日大嶼」而不談其他政策,反映她對香港問題的認識仍不夠全面、深入,在這種思維下,香港難以成為大灣區的龍頭。

(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林鄭應直面變化 三管齊下當龍頭

無論從歷史還是時勢看來,香港作為大灣區龍頭,當之無愧。改革開放40年以來,港商一直是內地經濟的積極參與者,歷史上更是珠三角經濟發展的一股重要動力;時至今日,香港仍是大灣區內最富裕繁榮的城市,說大灣區是香港的主場,有理有據。今年2月,曾主管港澳事務的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張德江在北京出席「一帶一路」論壇時指出,國家沒有忘記、亦不會忘記香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獨特作用。

從時勢角度看,香港近年發展縱使停滯不前,但仍有既有優勢,例如完善的司法、金融制度,至少是大灣區其他城市短期內仍難趕上的,香港的教育、醫療等產業也極具發展潛力,加上在大灣區規劃上中央對香港的重視,只要政府有認識、有作為,必定能令香港適時再起。

要做大灣區的主導者,政府應從幾方面着手:首先,要改變心態,全力思考如何更好讓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融合,積極推展有利於融合後的大灣區經濟發展方略;其次,要改變發展方式,規劃香港的產業發展路徑,既要掌握金融服務這一優勢,更應該至少在醫療、教育、法律三方面提出作為大灣區中心地位的計劃,繼而在科技、創新等領域尋找迎頭趕上的方案;最後,要改變認識,拒絕夜郎自大,不要妄自菲薄,既要意識到並接受中國正影響新一輪全球變革的事實,更要成為這種變化主導者的一員,提出全面推動自身改革的議程,讓香港人重新為自己的未來積極求變求成。當然,官員和社會精英既要對中央清晰說明為什麼香港能擔當重任,更要讓市民同心協力,共同為自己和下一代創造另一次奇蹟。

也許有人以為,香港要當大灣區龍頭是狂妄和自大。但是,只要競爭是良性的,多個城市爭當龍頭,對大灣區發展來說有利無弊。更何況,從廣佛同城化以至深圳一連串積極的舉動看來,區內其他大城市均極重視自身在大灣區的角色。過去的地區經濟合作計劃雷聲大雨點小,港人難免以為大灣區務虛而不務實,如今,大灣區已列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絕非紙上談兵,政府必須造出成果,讓市民認識到地區融合的好處。

新時代來臨,香港是再次崛興還是一沉不起,只在一念之間;為了香港的前途,官員必須盡快認清形勢,果斷作出抉擇。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0月29日出版的第135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