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出租公屋未獲重視 施政報告難孚眾望
特首林鄭月娥今年的《施政報告》多達約六萬字,在多個領域改變了守財奴文化,通過提供資助改變市民對政府的施政認同度。可惜,當中對於基層權益着墨甚少,達100萬的貧窮人口,在洋洋灑灑六萬字中恍如「被消失」。在眾多基本生活品當中,住屋支出最為高昂,林鄭月娥應該大幅增加出租公屋供應數量,更應建立完善制度,減低基層市民的生活成本。
香港幾歷經濟轉型,由工業北移,金融產業崛起,到服務業蓬勃發展並成為支柱,普羅大眾,尤其是社會上最弱勢的一群都難以從中得益。近年就業旺盛,但工資水平卻落後於生活成本的增加,市民感到沮喪、憤怒,社會看似歌舞昇平,實已陷入動盪邊緣。從林鄭上台以來兩份《施政報告》看來,其政府也許不至於無所作為,但受思維所限,官員對於基層的困境未給予足夠重視。
在香港奉行的放任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工保障長期不足,收入分配管理乏善足陳,更未見任何大刀闊斧的福利制度改革,市民的生活負擔無法改善,基層市民毫無脫貧的可能。按去年的數據,在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仍近百萬之多,對於一個發達經濟體來說,貧窮人口長期處於高位,實屬恥辱,政府必須訂立詳細的扶貧計劃,多管齊下,降低生活成本。提供適足的出租公屋,應當是政策起點與重點。
本份《施政報告》最受爭議的是「明日大嶼」項目,市民當然擔憂項目對環境的影響,但不少人更憂慮政府財政會因填海而出現赤字,最終受惠的只會是少數承建商和地產界。雖然這種擔憂可能是過慮了,卻反映了市民對政府實在缺乏信任。出租房屋的興建量直接影響市民切身權益,但林鄭在《施政報告》中完全沒有對此作出承諾,以回應市民切實的住屋需要,市民質疑「明日大嶼」的成效與目的,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一些人期望,《施政報告》將公私營房屋比例改為七比三,出租公屋的數量或會增加。但是,近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卻戳破了這個期望,他不但指公營房屋包括居屋、綠置居、首置盤,甚至暗示公屋並不是公營房屋的主要組成部分。首置盤在過去並不屬於公營房屋,官員更曾表明首置盤的供應不影響六四公私營房屋比例。然而,在當局的新定義之下,隨比例改變後增建的公營房屋,至少會有相當一部分是首置上車盤,這就更證明在置業主導的理念下,出租公屋無望大幅增加。讓中產也能購買資助型房屋,是政府應該追求的,在這個意義下,持續改變公私營房屋比例確為善政。但是,由於公私營房屋比例改革後增建的公營房屋不一定是出租公屋,輪候冊上的市民就不可能受惠,這又是《施政報告》的嚴重不足之處。
更有甚者,林鄭未改變以綠置居代替出租公屋的政策,長遠削減了市民享受資助型租住房屋的權利。政府曾多番強調綠置居會帶來所謂的「房屋流轉」,惟政府所言的流轉只屬一次性質,即是綠表住戶搬離後,原有的公屋單位會轉到公屋輪候者的手中。在現行制度下,綠置居轉售後就不再是公營房屋,而是轉變為私營房屋,房價不再具有資助性質。故此,綠置居及其他資助置業性房屋長遠將削減公營房屋供應,削弱基層房屋保障。
香港的經濟結構易受外圍影響,自身經濟結構不合理,政府沒有計劃改變這種分配的不合理性,市民的生活成本將持續上升,這是難以改變的事實,而基層市民是當中最脆弱和受壓迫的一群,政府必須將他們全面納入房屋保障網。以綠置居取代出租公屋是反其道而行,反映官員根本未有認識社會問題的本質。
沉重債務扼殺創造力 莫將置業夢強加市民
另外,政府混淆了市民對置業與安居的追求,錯誤將重心放在置業之上,認為這是回應市民的期望,但無論從個人致富、整體經濟效益而言,以「置業夢」為由削減公共出租房屋,完全忽略安居的意義所在,政策難言合理。
政府常強調,推出綠置居是因應市民的置業需求,但是,它沒有認識到無數置業需求的本質是市民對安居的焦慮。社會普遍認為,市民放棄公屋戶籍改為置業的目的分為兩種:其一,是在經濟能力提升後,期望藉置業改善生活質素,大家普遍認為公營房屋無法提供這個選擇;其二,大眾覺得置業是致富的有效途徑。今年有調查指出,在有意買入資助房屋的公屋戶當中,有近兩成市民希望藉此投資保值,更有不少智庫成員、學者提倡出售公屋,讓市民擁有資產增值的「權利」。
市民擁有置業夢無可厚非。但是,以合理價格租住房屋屬基本權利,其品質亦應該適時提升,政府提供充足出租公屋和合理價格的資助型居屋同屬其基本責任。基於兩者的性質,將部分公營房屋轉變為投資獲利工具,繼而脫離公營房屋供應,是完全不合理的政策,政府不應為部分人的不合理期望提供政策支持。作為管治者,政府必須兼顧不同群體的利益,因為一部分人的致富追求,改變支撐社會整體效益的政策,是不明智和不負責任的做法。
單從權利角度來看,以綠置居取代公屋,既混淆了資助型出租住屋的政策目標,毫不合理,更扭曲了制度設計的原意,讓市民懷疑政府對弱勢基層的承擔誠意。從經濟發展來看,置業主導也難以帶來好處。林鄭在《施政報告》中指出,資助出售房屋都是目標家庭「買得起」、「供得起」的,供款佔其入息一般不會高於40%。的確,對於首置盤的申請者來說,相對於目前極為嚴重的供款負擔而言,40%的供款或許比較合理。但基本生活開支已佔基層、夾心階層的大部分收入,置業的供款比率對他們來說實屬沉重負擔。年輕家庭背負龐大債務,令他們變得謹小慎微,難有創新、冒險精神,對極需創業支持的這一群人,這種負擔將徹底消滅他們的創業夢。政府應改變房屋市場結構,將市民從債務的捆綁中釋放出來,提升社會的創造與創新能力。
應檢討自由放任政策 抱殘守缺難令民安身
今年8月,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已上升至5.3年,為19年來的新高。基層市民亟待政府施予援手,政府應盡一切方法增加出租公屋供應,並確保其供應量能為基層提供適足保障。資本主義制度的深層次結構性質必然製造弱勢群體,而香港又是資本主義中的最放任自由經濟體,它的制度缺陷因而最為突顯,經濟縱然持續增長,基層市民卻難以從中受惠。中國政府在經濟高速發展時,無法及時照顧邊遠地區和基層的弱勢群體。對此,中央並沒有採取等待政策,反而強勢通過即時的財政幫扶,平衡不同地區之間、不同群體之間的生活差距,降低社會爆發衝突的風險。
不同於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基本法》列明香港繼續奉行資本主義。但是,資本主義並非鐵板一塊,與其他一些奉行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稍作比較,即可發現香港的社福制度千瘡百孔,亟待改革。社會矛盾久積,終會有爆發的一天,官員必須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盡快修訂法規,讓富者在取利的過程中不會威脅到普羅大眾的基本權益,並推出扶貧政策,制約基層市民生活成本的上漲,讓他們得以安身安心。官員也必須認識到,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已然走到盡頭,他們應敢於創設適時所需的社會制度,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深刻改革,而非抱殘守缺。只有這樣,才稱得上有決心、敢創新的施政作風。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0月22日出版的第134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