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香港獨立非出路  青年人不應裝睡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上周,保安局局長根據《社團條例》正式禁止香港民族黨運作,其後有網民成立「香港共產黨」專頁,並邀請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擔任總書記,據指該專頁同樣由本土派經營。社會上有不少年輕人支持或同情本土派,但無論是香港共產黨還是香港民族黨,都只是建基於幻想,青年不應沉醉於此。

有人認為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情懷浪漫可嘉,但以幻想代替認識,沉醉於阿Q式的「精神勝利」,不但不能走出困局,更令社會陷入毫無必要的爭端。青年人應盡快醒來,管治者亦責無旁貸,必須助青年解決現實的諸種問題,並以實際成果來讓他們看到中港融合的好處。

不少人將香港共產黨當作笑話,卻嚴肅看待民族黨,但是,兩者只是幻象的一體兩面,只要想深一層,即可發現香港獨立與在香港建設共產主義同樣不切實際。總括而言,本土派的政治理念建基於三個幻象之上。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資料圖片)

本土派深信港獨可行,是為幻象之一。本土派一直主張藉「勇武抗爭」爭取獨立,其實,港獨發源地之一《學苑》的「香港民主獨立專題」也曾有文章分析過在港發動武裝獨立的可能性 ,然而,作者對此態度悲觀,原因是武裝革命會令香港背負沉重的經濟代價。作者分析在港發動游擊戰的可行性時,更尖刻地指出,「(一旦開戰)香港全境形同戰區,國計民生將難以維持,結果同樣悲慘,最終大陸武力佔領香港,港獨自治徹底(被)摧毀」。

勇武抗爭代價巨青年莫自毀前途

後來確有零星的「勇武抗爭」,旺角騷亂可謂「代表作」,然而,該場運動的領袖梁天琦、黃台仰,一人被判入獄、負上了沉重的代價,另一人則已經潛逃。前車可鑑,「勇武抗爭」難有後來者。其餘的本土派縱然口頭勇武,卻無什麼實際行動。一些人以為拉攏外部勢力會為港獨帶來曙光,可是去年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行發起公投「自決獨立」,在國際上卻孤立無援,無疑為他們潑了一盆冷水。

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政府發起脫離西班牙統治的獨立公投,引起全球關注。(資料圖片)

事實上,中央已經劃下紅線,多次強調須禁絕港獨,選舉主任亦已不止一次取消獨派、自決派議員的參選資格,而這次港府採用《社團條例》取締港獨組織,就是表明會用盡方法打擊港獨。本土派對於港府的司法、行政手段尚且無力應對,遑論與他們眼中「萬惡」的中共對抗。港獨之路不通,其虛幻性質與在香港實行共產主義相差無幾,如果繼續執迷於此,着實不智。

本土派以敵我矛盾看待中港關係,是為幻象之二。本土派、港獨份子一方面幻想香港有獨立能力,另一方面則虛構不存在的敵人來確立自己的地位。只要細心看,無論只屬笑料的香港共產黨還是香港民族黨,所運用的都是同一套政治修辭。前者藉階級鬥爭的語言挑起港人的恐共情緒,後者意欲塑造中共「萬惡」的形象,將其對港政策都描繪成陰謀。

中港非敵我矛盾經濟合作非陰謀

說穿了,本土派一直抗拒的,不正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此一《基本法》條文?既然中央政府視香港為中國一部分,那作出損害香港利益之事,豈不是損害自身利益?由此看來,中央政府不可能視香港為敵人,以敵我矛盾看待中港關係實屬錯誤。

「十一黃金周」開始,大批內地旅客來港消費。區議員譚凱邦發起「屯門區勸走自由行」行動,希望內地同胞支持國貨。(張浩維攝)

至於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等規劃,本土派以至一些民主派人士都視之為「陰謀」,但是,地區以至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本屬正常不過,歐洲早年有比荷盧聯盟、歐洲共同體,發展成今日的歐盟;灣區方面,紐約灣區與東京灣區均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典範。這些合作的目的是發揮協同作用,助國家、城市取得更大利益,難言是什麼陰謀。更何況,就算大灣區等規劃不出爐,也不代表香港與各地不存在合作關係。在殖民地年代,香港與珠三角地區已有頻繁的經濟來往,大灣區規劃只不過是將既有的合作關係進一步制度化、深化,如果將此視為一種入侵的話,實在是自欺欺人。

無可否認,兩地的管治文化存在差異,而一些內地駐港官員不知分寸,指手畫腳,讓人反感。對此,港人大可批評,卻不應觸碰《基本法》所訂下的紅線。

本土派虛構內地落後的形象,是為幻象之三。在不少港人眼中,內地仍像《表姐你好嘢》中的電影場景般落後,本土派更不時大肆渲染。內地的文化、制度的確有很大改善空間,但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經濟發展成果,已是舉世公認的事實。單以港人最熟悉的深圳而言,其本地生產總值已呈超越香港之勢,創新科技的發展程度更是遠遠領先香港。在法治、扶貧等方面,近年來內地也作出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當中的「精準扶貧」政策更獲世界銀行肯定,並為不少第三世界國家仿效。

《表姐你好嘢》劇照。

從生活事例來說,大疆無人機、華為手機以至近日獲香港消委會好評的小米家電都是國貨,這些貨品就算不屬頂級,但與昔日品質粗糙的國貨已差距甚遠。影視產業方面,內地劇集的製作質素與規模亦已非港劇能及,以近期的《延禧攻略》為例,港人已經用收視、點擊率作了一次公投,好看與否自有公論。

離經叛道本常事年輕人須知底線

正所謂知己知彼,就算要將內地視作「敵人」,本土派也應該認清「敵人」的底細。只懂自我感覺良好,在幻想中擊敗「敵人」,斷不能為香港帶來更好的前途。

本土派從一開始就建基於幻想,正因為如此,短短數年相關組織大多已淪為一盤散沙。必須承認的是,港獨思想在大專界仍有一定影響力,一些大學生也許仍然沉醉於「雞蛋與高牆」的浪漫想像當中。但是,在不少人看來,這些本土派青年只是活在幻象當中的阿Q,終日以精神勝利法「擊敗敵人」。香港陷入政治爭端數年,隨着鄰近地區的競爭日漸激烈,若再浪費時間在構築港獨幻象之上,賠上的既將是香港的前途,也是他們自己的前途。外人看着,難免「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資料圖片)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確是大學的可貴價值,無論中外,大學生挑戰成人社會常規,甚至離經叛道,本屬常事。然而,青年人也要懂得分輕重,中央早已畫下紅線,港府取締港獨相關組織,有合理基礎,在港獨這個議題上,實在沒有任性的餘地。

但是,管治者也必須認清,本土派的出現,不單純是一個意識形態問題,環顧世界各地,青年走向激進皆有其社會結構性成因。這一代年輕人所面對的,是房屋、難以上流、學債負擔等諸種問題。本土派裏面固有一些謀取政治利益的鼠輩,但也不乏被現實重重壓迫的青年,他們有冤無路訴,才走上歧途。

如果這些基礎問題得不到解決,港獨或其他偏激的政治理念總有一天會復燃。潑過冷水後,管治者須為青年人尋找出路,而不是對他們的困境視若無睹。政府也應該用實際成果來說服青年,讓他們相信中港融合會帶來好處。如果管治者不去正視鄰近城市的競爭,幻想香港仍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片面地視「港獨」為一個意識形態問題,那麼,他們與本土派青年一樣,也只是沉醉於「精神勝利」的阿Q而已。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0月2日出版的第131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