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暴雨︱海綿城市不足應付極端天氣? 工程師指蓄洪池助減水浸
上周四至五(7至8日)一場世紀暴雨,本港多區出現水浸,香港工程師學會岩土分部上任主席卓子然今早(11日)在電台節目上,以往「海綿城市」的概念及設施是否不足以應付極端天氣,他指港府過去建造不少蓄洪池,有蓄洪池的地方今次水浸情況較輕微,相信有一定作用,惟市區地底未必有足夠空間建蓄洪池,政府要思考如何加強市區的排水能力,例如考慮增設排水隧道。
▼9月8日早上 黃大仙祠外仍然水浸▼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在記者會上指政府多年前已做好渠務工作,近日暴雨下出現的水浸及山泥傾瀉情況屬可控,反映香港渠務、斜坡管理有一定「底氣」。香港工程師學會岩土分部上任主席卓子然今早在電台節目回應指,暴雨發生除了要看機率,也要看雨量,今次暴雨雨量是相當大,回望70年代,有很多雨量較今次細,但已引發多次大型山泥傾瀉,引致死傷,所以也同意局長說法。
今次暴雨多地現水浸,卓子然指在排水設計上,要思考極端天氣未來可能會增加,而當局已就此展開研究,他也相信渠務署會再檢視,為今次出現嚴重水浸的地方減低水浸風險。
問到未來面對極端天氣,以往「海綿城市」的雨水管理模式及設施是否不足以應付,卓子然指港府過去建造不少蓄洪池,而有蓄洪池的地方今次水浸情況較輕微,相信這些蓄洪池有發揮作用。不過,要在市區建蓄洪池要考慮成本效益,且市區地底有很多管道、樁柱,未必有足夠空間建蓄洪池,認為政府要思考如何加強市區的排水能力,例如考慮增設排水隧道。
▼9月8日早上 黃大仙龍翔道觀塘方向再度水浸▼
他又指,很多國家、城市都正思考怎樣應對極端天氣,給城市規劃上,荷蘭有一地多用的設施,天氣好時可用作休憩用地,天氣差時可用作儲水,這些也是可參考的。但他認為,較重要是市民的風險心態要改變,以往紅雨、黑雨或作覺安全,未知大自然的力量有多大,認為社會要做最好準備,但有最壞打算,市民要學會在極端天氣下保護自己。
就有市民疑惑大雨是否500年後才會再出現,卓子然在節目上都有解釋500年一遇屬於機會率,設計基建時都會用上相關機率,簡而言是年期愈長,出現機會愈低,而500年一遇即一年內出現的機率約0.2%,而非500年才出現一次。他都指出,這個機率是統計學專有名詞,基於數據,隨著往後有更多場雨出現,多少年一遇是也會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