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企漏水自行檢測四大法 工程師學會倡政府「專案經理」處理投訴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樓宇滲水漏水是困擾不少業主和居民的問題,香港工程師學會今日(5日)指出,樓宇結構潛在問題可引致滲漏水,並提出自行檢測四大方法:「望、聞、問、切」,以簡單形式檢查樓宇是否存在漏水問題。學會亦指,專業工程師可及利用微波濕度測定儀、紅外線熱成像分析等,協助檢測隱藏的滲漏問題。學會亦提醒,滲水問題由樓宇日久失修引起,應先尋求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等協助。

+7

樓宇結構潛在問題引致滲漏水

香港工程師學會屋宇裝備分部主席余偉沛指出,樓宇滲水漏水問題除影響生活質素,更可能反映樓宇結構潛在問題,例如屋宇裝備中的供水系統、排水系統、消防栓或花灑系統組件、冷氣及空調系統等出現問題,以及樓宇因水氣侵蝕、防水層受破壞、石屎天然老化等損壞。

自行檢測四法:望、聞、問、切

余偉沛建議,市民可以通過「望、聞、問、切」自行檢測滲水情況。「望」即觀察滲水位置、水濕程度及顏色。「聞」即嗅出是否有發霉或臭味。「問」即詢問渗水出現的時間(全日、間歇性、特別天氣情況)。

至於「切」即透過簡易測試方法,初步檢查滲水,包括色水測試,使用有顏色的水注入或潑灑有懷疑的地方,如洗手盆、坐廁、地台去口、淋浴間或浴室周邊;又或利用流量測試,關掉所有水龍頭並留意水表讀數變化;反向壓力測試,以關掉或開啟單位總掣或水龍頭測試。

余偉沛又指,除傳統檢查技術,還可利用微波濕度測定儀、紅外線熱成像分析、航拍外牆偵測等先進技術,以幫助檢測隱藏的滲漏問題。做法不需要到上層單位做一個測試,如紅外線可直接照射天花或者微波斷層可以檢視水路是否由上層單位滲透下來。他指,政府先前報告顯示新技術的成功率有七成六,較傳統嘅色水測試高三成多。

樓宇日久失修滲水先尋管理業主協助

余偉沛亦指,喉管漏水或滴水、天花或牆身滲水、石屎表面出現裂縫等,是樓宇日久失修,明顯出現破損的症狀。專家建議市民首先向大廈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求助。接著,與有關住戶商討,要求協助檢驗以找出滲水原因及進行維修工程。然後,業主應委聘建築專業人士/顧問公司,如屋宇署的認可人士、勘測滲水專業人士或測量公司等,調查滲水源頭。

另外,涉及供水系統的滲水問題應由持牌水喉匠進行所需的維修工作。在無法與有關住戶通過協商解決問題時,可尋求屋宇署及食物環境衡生署組成的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求助。

建議政府設立「專案經理」制度

學會會長兼工程師李志康強調 ,有見近年滲水投訴個案持續上升,建議政府設立「專案經理」制度、加強對顧問公司的監察,並推廣及鼓勵使用新技術測試方法,作為短期措施。

增撥資源處理積壓個案 設主導部門

他又建議,中、長期而言,政府應增撥資源,採取更有效行動清理積壓個案、檢討和改善業務流程並設立主導部門,以及研究立法以加強處理部門的效能。學會將研究與本地院校聯合舉辦相關滲水專案培訓課程並簽發專業認證,通過教育令更多人對此議題有深入了解,並穩定有關行業的專業人員的人手水平。

余偉沛亦指,很多時漏水並非因為污水問題,而是供水問題,故希望政府考慮將水務署納入滲水辦,令轉介個案更恆長化,加快介入調查案件。他又指,檢討濕度標準,相信對一般市民而言有困惑,如入屋檢查時明明住宅正在漏水,但濕度低過35%,滲水辦就會終止調查,故建議部門檢討除濕度標準,也應考慮現場環境因素。

學會提醒市民,定期監測和維護樓宇能預防樓宇出現結構和滲或漏水問題,市民亦應多留意住所內外的喉管、天花、牆身等,有助早一步發現並適切解決滲漏水問題,以避免造成更嚴重、甚至影響樓宇結構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