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車禍濰仔樂觀克服傷患獲嘉許 視傷疤為上天警示:要好好做人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2022年11月初,14歲的彭利濰在元朗散步時,不幸被私家車撞至命危,與死神擦身而過,憑著意志存活下來,留院約60日後,迎來漫長的康復路,現時盆骨、手和神經系統依然出現重大問題,未來有機會要再接受手術。濰仔樂觀面對,視身體傷疤為上天警示,提醒要好好做人,成為今屆青協「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20位得獎青少年之一,獲表揚堅毅抗逆精神。

濰仔濰仔正就讀元朗公立中學中三級,他樂觀面對,視身體傷疤為上天警示,提醒要好好做人。(林靄怡攝)

場刊的資料透露濰仔康後的心路歷程,留院時經常詢問醫生為何未能出院,入睡前都會想「為什麼自己會這麼不幸?」

濰仔起初對身體傷患感到焦慮,在醫生和物理治療師的鼓勵後,學習樂觀面對,勇於學習和適應困難,又提到社會的鼓勵和支持,令他感受到人間有情。

面對學業成績和運動能力下降,濰仔以正面態度面對,稱不會放棄自己,視身上的傷疤,為上天的警示,提醒要好好做人。

+2

另一得獎人中一患毛囊炎 病情轉折一度危殆

另一位得獎學生是就讀佛教筏可紀念中學中五學生陳曉絹,她於中一時因毛囊炎惡化需接受手術,康復期間感染流感,引發心肌炎,病情一度危殆,一度入住深切治療部。

經過兩個多月的療養後,曉絹終可重返校園,不過,面對新環境的挑戰,加上經常請假覆診,她難以追上學習進度,與同學間的關係亦疏離。

重返校園遇困難患焦慮症

曉絹身心狀況開始有異,亦有缺課問題,家人初時並不理解,經常與她發生磨擦,直指她無理取鬧。她最終在姊姊陪同下求醫,診斷患有焦慮症。

在醫生的協助下,家人對曉絹有多一份理解,關係有所好轉,曉絹亦選擇轉校重新適應。她在學校老師及宿舍何監的悉心輔導下,勇敢踏出舒適圈,學習面對學習壓力,亦投入校園生活,例如在學校音樂劇負責服裝部工作,從中找到上學的趣味,並學懂與人溝通合作。

骨癌女生休學三年 遇疫情礙重返校園

克服身心挑戰的學生,尚有來自裘錦秋中學(元朗)中五生黃希敏。原為跨境學生的她,中一確診骨癌,需休學三年。

期間,出身清貧的希敏,須長時間暫住醫院或麥當勞叔叔之家,既要承受化療的痛楚,又要以補習和視訊方式追趕學習進度,好不容易完成初中三年的課程。

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全港學校不時停課,令希敏難以重返校園生活,靠爸爸的支持,熬過遙距學習。隨著疫情緩和之後,原本可逐步回校上課,希敏卻遇上病情復發。身處校園的日子短暫,令她不適應人際交往,對於同學和身邊人感到陌生,甚至害怕面對他人。

不過,希敏相信人生是先苦後甜,未來一定有彩虹,在學習上會動向老師求助,努力完成練習,身邊亦尚有姊姊、老師及同學無私幫助。

年輕的歲月,經歷長期治療,希敏說,從病房中看到更弱小的病童,令她自覺比其他人幸福,亦明白內心要強大,才可克服當前的困境,決定以樂觀、堅強的心態,戰勝病魔。

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表示,今年共接獲100間學校及青年服務單位提名249位學生參與,競爭激烈。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表示寄語年青人要毋懼困難,未來在自己手中掌握;香港未來亦在年青人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