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學校樓梯底變秘密基地?打破空間界限 推動體驗式學習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你有沒有想過樓梯底可以是一個充滿歡樂和創意的地方,更是學生的「秘密基地」?五邑鄒振猷學校鄭麗娟副校長突破空間界限,將佈滿雜物的樓梯底改造成學生的遊樂場,透過遊戲激發他們天生愛探索的本質,推動體驗式學習。創新靈感原來是來自她於香港教育大學修讀的體驗式學習活動領導文學碩士課程,「校舍空間非常有限,但只要老師多花心思,打破對空間運用的固化思維,利用小小的空間都可以為學生打造各種學習環境,豐富全方位學習經歷和推動全人發展。」

發揮想像打破固有思維 樓梯底成學生探索空間

正式回復全日上課後,鄭副校長和同事發現學生於小息和午息時間,大多選擇留在課室,為了鼓勵學生多走出課室活動,除了於操場安排強度較高的活動如攀石、飛盤、足球機外,鄭副校長更特意將樓梯底改造成「秘密基地」,並在基地的佈置和設計上收集了學生的意見,希望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選擇,基地內有不同的圖書和玩具,一啟用便大受學生歡迎。

本來堆滿雜物的樓梯底搖身一變成為大受學生歡迎的「秘密基地」。

談到「秘密基地」的構思,她說︰「把樓梯底改造的靈感是來自我於教大修讀的體驗式學習活動領導文學碩士課程,當中有一科名叫『創造啓發性經驗:環境、空間與設計』,在課堂上我學到了空間運用可以突破權力的操控和固化思維,我們應該發揮想像,創造空間的可能,於是我在學校進行空間探索,發現地下後樓梯底這個佈滿了雜物的空間。我就忽發奇想——可否把樓梯底改造為兒童玩樂的空間呢?基於樓梯底有種神秘的感覺,加上兒童都喜歡探險,所以我就想到把它改造為秘密基地。」

把樓梯底改造成「秘密基地」的靈感,是來自鄭副校長於教大修讀的體驗式學習活動領導文學碩士課程,在課堂上她學到了空間運用可以突破權力的操控和固化思維。

有限空間創造無限體驗 以體驗式學習推動全人發展

有別於傳統小學課程,五邑鄒振猷學校將學科學習集中於上午,下午則進行另類學習,特別是體驗式學習。雖然校舍空間不大,但鄭副校長相信只要多花心思,學校環境不只是「坐定定聽書」的地方,亦可為學生締造不同的學習體驗。以四月的「人生障礙賽」活動主題為例,校內禮堂架設了繩網陣,同學更可在學校外牆游繩,在校內環境也可以進行歷奇活動,從中培養學生自信堅毅的態度與溝通合作的能力。

學校致力推動體驗式學習,除了在禮堂架設繩網陣,同學更可在校舍外牆游繩,從中培養自信堅毅的態度。

緊接「秘密基地」項目,鄭副校長計劃於下半年繼續利用校內不同的空間,有系統地以體驗式學習推動生命教育。「我們會把天台逐步改造成一個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教育的空間,除了土耕之外,亦會加建水耕場,讓學生學習各種種植知識和技能,親身體驗種植的艱辛和困難,在過程中體驗生命的奧妙,培養責任感與解難能力。」另外,鄭副校長亦計劃把學校小花圃和地下通道改造為蝴蝶園和植物學習步道,從學習培育蝴蝶的幼蟲開始,加強學生與大自然的互動。

學校計劃把天台逐步改造成一個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教育的空間,讓學生親身體驗種植的艱辛和困難,培養責任感與解難能力。
學校的小花圃和地下通道會改造為蝴蝶園,種植引蝶植物;同學亦正學習培育蝴蝶的幼蟲。

體驗式學習不只玩得開心 教大碩士課程提升教學策略

學校活動內容豐富,學生玩得開心固然重要,於體驗過程中產生學習亦為關鍵。鄭副校長坦言,自己作為前線老師,以往在構思活動時較著重活動的形式和實行,教大的體驗式學習活動領導文學碩士課程,令她對於帶領體驗式學習的思考角度、寬度和深度都有不同,由關注「How」變為更重視「Why」和「What」,活動不應只滿足於熱鬧歡愉,或是人做我又做,而是追求更深度的學習,亦需要更有系統地領導和規劃學習活動。「以前在設計不同的學習活動時難免會被潮流牽着鼻子走,流行境外交流便做境外交流,流行服務學習便做服務學習,就像種了很多棵樹,卻看不到整片森林的規劃,雜亂無章的規劃並不有利於森林的長遠發展,教大的課程提醒了我,領導和規劃學習活動要先劃林後植樹。」

全人教育是未來教育的發展大方向,香港教育大學的體驗式學習活動領導文學碩士是香港首個專注於體驗式學習的碩士課程。課程運用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方法,教授體驗式學習的教學設計、課程規劃和管理,學員亦可以按自身的工作需要,選修戶外及歷奇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公民教育、境外體驗等科目,適合在學校或機構帶領體驗式學習活動、其他學習經歷、全方位學習或學生發展的教師、培訓導師、社工、社區工作者等專業人士報讀。

想了解更多體驗式學習活動領導文學碩士課程內容,可到香港教育大學網站瀏覽。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