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肝癌風險高100倍?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跟高血壓、高膽固醇一樣,慢性乙型肝炎也是長年累月的疾病,早期的乙肝通常沒有症狀,不過經過二十至三十年後,患者如果沒有得到合適的治療,可漸漸演變成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癌。肝臟具自我修復功能,因此即使乙肝病毒令肝臟受損,導致肝酵素輕微上升,仍可維持正常運作,患者不會感到異樣。然而乙肝病毒持續影響肝臟的話,當復原速度追不上破壞速度,便會演變成致命併發症。特別在人口老化的今天,愈來愈多乙肝帶病毒者已經到達病發的年齡,情況絕對不容忽視

撰文:腸胃肝臟科專科陳偉聰醫生

本港約7.2%居民感染乙肝,慶幸的是,1988年起本地所有孕婦必須接受乙型肝炎篩查,初生嬰兒也要注射乙肝疫苗,因此大大降低了母嬰傳播的機會。(視覺中國)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本地約7.2%的居民感染乙肝,慶幸的是,1988年起本地所有孕婦必須接受乙型肝炎篩查,初生嬰兒也要注射乙肝疫苗,因此大大降低了母嬰傳播的機會。不過,35歲或以上的本地出生人士而從未接種乙肝疫苗者,便應接受檢查,了解自己是否乙肝帶病毒者;特別是50歲或以上人士,如有慢性乙肝的話,代表身體已受病毒影響多年,或已出現併發症,必須盡快進行乙肝及其他檢查,才可放心。曾有患者不知道自小已感染乙肝病毒,中年後接受例行身體檢查時,發現肝酵素上升,最初以為僅是脂肪肝,進一步檢查發現不僅有肝纖維化,更有已達七厘米的肝癌,須接受局部電療來控制腫瘤生長。

早期的乙肝通常沒有症狀,不過經過二十至三十年後,患者如果沒有得到合適的治療,可漸漸演變成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癌。 (資料圖片)

乙肝患者免疫力低易有併發症

有指乙肝患者罹患肝癌的風險高達一百倍,其實這個數字乃集合眾多研究計算出來;而肯定的是,乙肝患者若不接受治療,患上肝癌的風險可高達20至40倍,因此醫學界十分強調適時治療乙肝的重要性。當然,並非所有乙肝患者會發展成併發症,但如果病毒量高、本身免疫力較低或同時感染其他病毒如丙型肝炎或HIV病毒、有吸煙、飲酒或有脂肪肝,風險便會大增,因此更應以治療來控制乙肝病毒。

腸胃肝臟科專科陳偉聰醫生。

用藥一年可控制乙肝病毒活躍程度

確診慢性乙肝並且病毒載量高的患者,每天服用一顆特效抗病毒藥物,便有助大幅減低乙肝病毒複製,達至無法偵測的水平。患者通常在用藥一年內,肝酵素便會下降,長遠可降低因為乙肝帶來的肝癌和死亡率達四成。

因此,患者要定期接受血液檢查及影像檢查,乙肝患者即使已經服用藥物控制病毒,他們仍被視為患上肝癌的高危一族。血液檢查可了解谷丙轉氨酶(ALT)及乙肝DNA指數可有超標,以評估病毒活躍程度。肝纖維化掃描可以評估患者是否患有脂肪肝、肝纖維化或肝硬化。香港現時約半數原發性肝癌與乙肝有關,因此患者除了定期服藥及接受血液檢查外,亦應每半年進行肝臟超聲波,監察腫瘤有否出現。

部份急性乙肝及少數慢性乙肝患者可出現症狀,因此如果有食慾下降、作嘔作悶、上腹腫脹、小便帶有茶色,或是眼睛和皮膚出現黃疸等問題,應該盡快求診。(GettyImages/VCG)

小便變茶色或有黃疸應求醫

要留意的是,由於肝臟負責代謝藥物,如果乙肝患者需要接受化療或抑制免疫力的藥物,包括類固醇及生物製劑等,應事先檢查肝酵素及乙肝DNA指數,有機會要用藥來減低乙肝病毒活躍的風險。另外,部份急性乙肝及少數慢性乙肝患者可出現症狀,因此如果有食慾下降、作嘔作悶、上腹腫脹、小便帶有茶色,或是眼睛和皮膚出現黃疸等問題,應該盡快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