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今啟用 提供全天候海嘯監測預警服務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備份中心(香港)於今日(29日)正式啟用,以支援位於北京的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的海嘯預警服務,為南中國海周邊九個國家提供全天候海嘯監測預警服務,提升區內跟海嘯相關的防災減災能力。

預警區域涵蓋南中國海周邊9個國家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于福江及香港天文台台長陳柏緯今日下午於天文台主持開幕典禮。

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框架下在太平洋區內運行的三個海嘯預警中心其中之一。預警服務區域包括南海、蘇祿海和西里伯斯海,覆蓋了該區域主要的地震帶,為南中國海周邊國家,包括汶萊、柬埔寨、中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提供全天候海嘯監測預警服務,提升區內跟海嘯相關的防災減災能力。

其餘兩個海嘯預警中心分別是由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負責運行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和由日本氣象廳負責運行的西北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

香港備份中心隨時待命 冬季接替北京預警中心工作

在天文台運作的香港備份中心平日在備份狀態時,所有操作系統皆處於常規運作狀態,可以隨時接替並支援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履行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的任務。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林靜芝解釋,香港備份中心的工作基本與北京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相同,做到「隨時待命」的狀態。若南中國海的海底發生強震或產生海嘯波會照常監控運作,但僅作內部檢視。她又指,每年約在冬季時段香港備份中心會接替北京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的工作,以累積「實戰經驗」。

林靜芝解釋,當中心監測到海底或近岸有強震,而震級6級或以上,便會盡快分析情況,預測海嘯對不同地方的威脅,並盡快發出海嘯預警信息,如通過電郵、傳真、專用網頁及全球通訊網絡發放資資訊。

由北京地震海嘯專家培訓中心人員

香港備份中心運作人手方面,林靜芝指會由天氣預測總部的值班人員,即科學主任擔當。24小時皆有值班員,如有需要亦會增加人手支援。

人員培訓方面,她指由北京當地的地震海嘯專家替天文台有關同事進行培訓,疫情期間透過線上培訓,而今年新春完結後亦能到北京進行實體的交流學習。

台長陳栢緯在致辭提及,地震監測及海嘯預警是天文台主要公眾服務之一,天文台早於1950至60年代已開始參與國際合作監測全球地震及太平洋的海嘯。營運香港備份中心不單提升天文台在全球海嘯監測預警的國際地位,還強化了自身的海嘯預警能力。

天文台台長陳栢緯表示,營運香港備份中心強化了自身的海嘯預警能力。(廖雁雄攝)

于福江感謝天文台接受邀請承辦及營運香港備份中心,為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的海嘯監測預警服務提供保障,期望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與天文台未來在海洋災書預警方面有更緊密的合作。

于福江感謝香港天文台接受邀請承辦及營運香港備份中心,為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的海嘯監測預警服務提供保障。(廖雁雄攝)

黃淑嫻主持開幕典禮時表示,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與國際有緊密聯繫,具有特殊的地理環境,再加上「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香港將會繼續致力推動國際及區域的防災减災合作。

黃淑嫻主持開幕典禮時表示,香港具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將會繼續致力推動國際及區域的防災减災合作。(廖雁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