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外勞|消息:政府擬准建造業及運輸業經特別計劃引入「外援」
人口老化及移民潮影響,近年本港的勞動人口進一步萎縮,各行各業缺人,直接影響經濟發展的建造業及運輸業是兩大重災區。據了解,當局考慮參考社會福利署的院舍輸入照顧員特別計劃,准許建造業及運輸業輸入外地勞工,名額或逾一萬個,最快下半年推出。據悉,當局也考慮是否擴至飲食業及旅遊業。
按輸入照顧員特別計劃,毋須勞工顧問委員會審閱申請,改由專責小組以先到先得方式審批。雖然料業界會有反對聲音,但當局認為欠缺人手情況逼在眉睫,必須正視解決問題。
▼財政預算案.政府推動吸納人才▼
建造業推算人手缺數年內倍增 增至七個工種欠缺工人
建造業議會2月8日公布《建造業人力預測報告》,因應本港未來10年建造業工程總量的預測,推斷熟練/半熟練工人、技術員、工地監督人員及專業人員4類工種,人手短缺將由今年1,000人至1.5萬人不等,到2027年擴大至少一倍,達到2,000人至4萬人不等。「嚴重短缺」工種預計將增至7個,包括混凝土和灌漿工、假天花工 、平水工、棚架工、焊接工等。發展局當時回應稱,會參考預測數據,目標在今年中或之前評估增加人力供應及減低需求措施。
旅遊巴司機不足影響本地旅業遊復常
有人力資源顧問公司本月中發布就業展望調查顯示,85%受訪本地僱主面對人手短缺問題,其中旅遊業最少欠缺3成人手。復常後旅客大增,旅遊業要大量人手才可恢復原狀,尤其是運輸業人員,今年2月有內地企業安排規模達3,000人的訪港團來港,卻因本地旅遊巴司機及導遊等不足,只能即日來回到亞洲博覽館參與年度會議及看歌手表演,未能入市區觀光及留宿。
發展局和運輸及物流局考慮解決人手不足方案
特首李家超在去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指出香港多個行業正面對人力短缺問題,相關政策局會聽取業界意見,並因應不同行業情況提出解決方案,例如勞工及福利局在今年推出特別計劃,適度容許輸入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護理員、放寬輸入護理員的比例和精簡申請審批程序,協助業界提升服務質素。
李家超當時也表示,發展局和運輸及物流局會分別檢視建造業和運輸業的勞工短缺情況,並考慮解決方案。
▼2月21日 基督教勵行會舉行招聘會▼
當局另研究會否准飲食業及旅遊業也納入特別計劃
據了解,兩局已有初步方案出台,考慮參考院舍輸入照顧員特別計劃,利便建造業及運輸業輸入外勞;名額方面尚未有定案,但料需逾一萬個才足夠。如一切順利,估計最快下半年推出供申請,期望受聘人手在今年底前來港工作;聘用條件將參考該特別計劃,會確保有案底人士不能透過此計劃受聘來港。
據悉,當局也有留意到多名立法會議員提出飲食及旅遊業也欠缺人手問題,正考慮如何處理,或同樣透過特別計劃准許輸入外勞。
當局同時會繼續加大本地招聘及培訓,從兩方面緩解人手不足問題。
工聯會:「有工無人做」在於薪酬及工作條件欠佳
當局預期相關業界工會會反對。工聯會本月中曾公布一項調查,9,000名受訪會員中,六成(60.7%)表示行業有缺人情況,主要原因是「人工低、福利差」(51.2%),其次是工作條件差(41.5%)及沒有晉升前景(31.1%)。工聯會認為結果反映出現「有工無人做」情況,主要癥結在於薪酬待遇及工作條件欠佳。
對於是否同意擴大輸入外勞來補充勞動力,有53.7%受訪者不認同,只有14.6%表示認同,31.7%沒有意見,主要擔心就業機會減少、搵工難,工資待遇受壓,佔比均超過五成。
▼2月11日 廣東道名店外再現排隧人龍▼
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毋須勞顧會審閱 以先到先得原則審批
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去年12月獲行政會議批准推行,業界在同一時間可輸入最多7,000名護理員,成功輸入護理員的院舍營辦人須繳付「僱員再培訓徵款」 ,繳付方式和現時「補充勞工計劃」相同。勞福局當時指出,「補充勞工計劃」多年來施加的限制愈來愈多,需將申請傳閱給勞工顧問委員會以供委員給予意見,院舍提交申請後須進行四星期本地招聘以證明缺乏合適本地求職者。由勞工處收到申請至批准輸入勞工配額,一般需時約五個月。
特別計劃程序更為精簡、在審批方面更具確定性及具彈性,也放寬本地勞工及外勞比例。運作上由社署署長擔任主席,並由勞福局、社署和勞工處代表組成的跨部門聯絡小組,以先到先得方式審批申請,毋須四星期本地招聘及經勞顧會提供意見,今年第二季正式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