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反對只檢測血清診斷鼻咽癌 緊急情況下結合CT可作替代方案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目前鼻咽癌臨床管理的常規標準程序包括身體檢查、影像掃描和內窺鏡檢查,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內窺鏡檢查會造成氣溶膠(Aerosol)的情況,增加病毒傳播性。港大醫學院早前與全球33位國際頂級專家合作,探討使用血漿EBV DNA和EB病毒抗體取代內窺鏡檢查和抽取腫瘤樣本的可能性。

調查發現專家一致反對只檢測血清診斷鼻咽癌,惟在緊急情況下結合CT可作替代方案。不過,國際共識建議均認為,在醫療系統允許的情況下,不應剝奪患者接受這些常規標準檢查的權利。

港大醫學院與國際學者攜手建立使用血漿 EB 病毒 DNA於鼻咽癌診斷及治療的共識。研究團隊成 員包括:(左起)鄺麗雲教授、李浩勳醫生及吳偉棠教授。

港大醫學院與全球33位國際專家合作研究

鼻咽癌是香港的常見癌症,與家族基因遺傳和飲食因素如鹹魚有關。目前鼻咽癌臨床管理的常規標準程序包括身體檢查、影像掃描和內窺鏡檢查(一種容易產生飛沫的高風險程序),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內窺鏡檢查會造成氣溶膠(Aerosol)的情況,增加病毒的傳播性。3位國際頂級專家合

由於血漿 EBV DNA容易從常規抽血中提取,所以血漿EBV DNA在經過多年臨床研究後被認為是最靈敏、最準確的腫瘤標記,在鼻咽癌篩查、診斷、分期、治療反應監測和預後預測中得到廣泛認可,故港大醫學院早前與全球3作,探討使用血漿EBV DNA和EB病毒抗體取代內窺鏡檢查和抽取腫瘤樣本的可能性。

多數專家反對用血漿EBV DNA代替內窺鏡抽取腫瘤樣本

結果發現,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所有專家均一致反對在沒有影像掃描的情況下,使用血漿EBV DNA和EB病毒抗體取代內窺鏡檢查和抽取腫瘤樣本作為鼻咽癌癌症分期的唯一方法。即使提供影像掃描,仍有73%的專家仍不同意使用血漿 EBV DNA 代替內窺鏡抽取腫瘤樣本作為鼻咽癌癌症分期的唯一方法。

調查結果反映,即使在資源極度有限的情況下,血漿EBV DNA並不能完全替代內窺鏡檢查和腫瘤活檢。所有不同意將血漿EBV DNA作為診斷及治療鼻咽癌唯一工具的學者均認為,一些常規的標準檢測方法是不可或缺,在醫療系統允許的情況下,不應剝奪患者接受這些常規標準檢查的權利。

領導及負責設計這項調查的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臨床腫瘤學系系主任兼臨床副教授李浩勳表示,在資源非常有限的臨床環境中,血漿 EBV DNA與影像掃描相結合,獲視為是一種可接受的替代方法,但不能取代臨床會診和內窺鏡檢查,也不能在鼻咽癌診斷及治療中單獨使用(放棄影像掃描),「這些共識建議是國際間共同努力的成果,可於其他急遽環境改變或自然災害期間導致資源嚴重缺乏的情況下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