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針》200周年 袁國勇團隊新冠研究列標誌性論文:肯定港科研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權威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創刊200年,期刊揀選了34篇標誌性論文(important papers), 以追溯從第一期到二百週年在醫學突破上的歷程,當中亦見到香港專家的足跡,為2020年時證實新冠肺炎可人傳人的論文。

當時新冠病毒在武漢初爆發,仍未證實病毒可以人傳人,直到身兼政府專家顧問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團隊在港深醫院發現一家七口有六人中招,才成功鎖定病毒傳播途徑,亦令全球各界對新冠肺炎疫情加以防備。

同為研究團隊之一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陳福和表示,對論文可以選為標誌性論文感到榮幸,認為相關論文對香港科研界是很大的肯定,希望今次疫情可以吸引更多新的醫生投身傳染病學科。他亦指,明白三年來專家提出的政策不時有改變令市民或感到困擾,但相關政策都是根據科學實證而提出,多謝三年來市民及前線醫護同事對防疫上的支持。

▼武漢疫情嚴重▼

+6

《刺針》(The Lancet)創刊200年,在網站中挑選由1823年至2022年揀選34篇標誌性論文,以時間線列出,而在2020年則挑選了袁國勇及陳福和領導的研究團隊證實新冠肺炎可人傳人的論文。牛津大學研究團隊於1940年有關發現盤尼西林的論文亦榜上有名,其學者更獲獲頒諾貝爾獎。

相關論文透過研究來港深醫院求診的深圳一家七口,發現群組中只有五名病人曾前往武漢,惟餘下其中一名家庭成員發病前14日無到過武漢,亦無到過濕街市,但與患病家人同住四日後出現病徵,是首份證實病毒人傳人的研究論文。團隊亦根據群組的發病日期,分析出新病毒潛伏期約3至6日,由於當時未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和疫苗,亦令全球各界對新冠肺炎疫情加以防備。

研究團隊又發現,新冠病毒與在中國菊頭蝠找到的沙士相關冠狀病毒最為接近,今次的爆發亦與2003年時類同,與野味市場有關;但與沙士不同的是,今次並未在6名病人的糞便或尿液樣本找到新型病毒。

研究首次公開確診病人的肺片,可見呈玻璃碎形狀。(醫學雜誌《刺針》圖片)

陳福和回應表示,對論文可以選為標誌性論文感到榮幸,認為相關論文對香港科研界很大的肯定。當時不少內地醫院都有接觸到相關病例,陳福和相信,正是因為團隊抱著「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研精神,才可以發現到相關結果,而在發現結果後亦立即以最快速度交向《刺針》,讓全世界可以在短時間內得悉相關資訊,令全球各界對新冠肺炎疫情加以防備,「每遲半日或者一日,疫情嘅變化就可以好大。」

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陳福和。(資料圖片)

他又感謝,港大醫學院兩名前院長李心平及鄧惠瓊令團隊有機會做相關研究,亦提到相信隨著大灣區融合,港深醫院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他亦感謝,多年來港府及私人機構對傳染病研究的支持,希望今次疫情可以吸引更多新的醫生投身傳染病學科。

他亦指,明白三年來專家提出的政策不時有改變令市民或感到困擾,但相關政策都是根據科學實證而提出,如上年這個時期放寬大量防疫措施就會引致很多人命傷亡,而近日在不少人已染疫及接種疫苗後,專家們亦是第一時間提出可以放寬防疫,多謝三年來市民及前線醫護同事對防疫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