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區戲院9間變3間 利舞臺碧麗宮光影不再

撰文:邱靖汶
出版:更新:

隨着MCL JP銅鑼灣戲院結業,銅鑼灣戲院又少一間。
昔日電訊廣播科技未發達,「出埠」旅遊亦不是普羅港人可以負擔,戲院銀幕播放的「西片」成為不少市民擴闊世界視野的一扇窗。作為華洋集散地的銅纙灣,在70至90年代長期有9間戲院,「樂聲」、「豪華」隔着怡和街爭生意、「利舞臺」、「碧麗宮」富麗堂皇,「東京」靜悄悄播放「小電影」。
但自90年代電影行業萎縮、家庭影音設備普及,戲院收入頓減;地產行業升溫,娛樂大眾的戲院難敵加租及轉營潮,相繼結業。本身由翡翠及明珠兩間戲院改建而成的MCL JP 銅鑼灣,在今日(17日)結業後,這個娛樂消費核心區將剩下3間戲院。

曾叱吒華語樂壇的羅文曾在利舞臺開演唱會。(文化博物館圖片)

利舞臺盛載輝煌

在銅鑼灣眾多戲院中,利舞臺是地標之一,由法國工程師計設,西洋頂柱中又以金龍點綴。自1925年落成時以上演歌劇表演為主,翻查舊報章最好座位票價差不多2元。至1939年舞臺開始放映電影,成為不少愛侶約會的熱點。利舞臺對本港娛樂影視發展角色重要,包括羅文、鄧麗君、甄妮、溫拿等紅極一時的明星曾在此登台,星光熠熠。

由當年無綫電視有股東利希慎家族持有的利舞臺,順理成章也成為多屆香港小鉏競選及加冕的舞台。惟物業持有人決定在1991年放映過《未來戰士續集》便將利舞臺拆卸並於原址重建成商廈及購物中心。

鄭文雅於1979年於利舞臺奪得香港小姐頭銜。(1979年工商晚報)

新寶家族高峰期有四間戲院 邵氏有三間 

邵氏家族於1979年斥資600萬元把夜總會外建成碧麗宮戲院,號稱「東南亞最豪華堂皇戲院」,由邵逸夫主持開張儀式。當年《華橋日報》稱該院票價全港最貴,超等位要15元,該院以放映西洋電影為主。碧麗宮位置現為世貿中心。另外兩間邵氏戲院名為翡翠及明珠,分別於1969及1971由姜大衛及港督主持開張,各有逾千坐位,兩院毗鄰,共用一個售票大堂。但至1998年出售,最後成為今日結業的MCL JP 銅鑼灣,不過規模大縮水。

已故的新寶院線創辦人陳其華兄弟曾於全港各地共擁有27間戲院,銅鑼灣是他們其中一個集中地,在70年代初,同一時間擁有樂聲、總統、新都及百樂四間戲院,總統戲院至今仍屹立銅鑼灣謝斐道。

+2
UA院線曾經不敵租金,徹出時代廣場一年多。(資料圖片)

銅鑼灣剩3間戲院

今後銅鑼灣將剩下MCL皇室、UA Cine Times及總統3所戲院,前兩者均為「90後」,隨着皇室堡及時代廣場落成投入服務。其中皇室戲院多番易手,經歷百老匯、UA院線,至今由MCL經營。而時代廣場的UA 2012年不獲續約停業後,至2013年底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