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造口護理手機App 鬧鐘提病人換排洩物袋

撰文:潘希橋
出版:更新:

大腸癌病人切除直腸後,可能要在肚皮開造口排便,康復過程中,清理造口袋的技巧也非「一學就識」。北區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推出「造口護理通」手機應用程式(App),提醒病人定時換造口袋或清理排洩物,亦特意拍了短片教授如何更換造口袋。大埔那打素醫院外科部副顧問醫生曾致鋒醫生認為,病人在進行造口手術前能從手機App得悉相關護理方法和知識,能給予他們前期心理準備。

應用程式由北區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共同製作,推出兩個多月下載量逾8千次。(潘希橋攝)

北區醫院外科部資深護師林玉燕指,過去造口病人家屬透過護士學習如何為病人清理及更換造口袋,「他們很快忘記怎樣打理,就算病人能出院,家屬有時會主動提出希望多住幾日醫院。」她指這種情況「10個入面有7、8個」,期望造口護理App能提高造口病人自理的效率。

資深護師林玉燕認為應用程式有助病人和家屬學習護理知識,指曾聽聞有家屬在換袋期間「比排洩物嚇到暈」。(潘希橋攝)

該手機App由北區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研發,下載後能在App中設定鬧鐘,每周提醒病人換袋及清理排洩物,另外亦有更換結腸或迴腸造口袋的短片。

大腸癌為本港最常見的癌症,院方期望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令病人更容易進行院後的治理。(潘希橋攝)

過去使用造口袋多年的馬淑娟女士認為,病人在住院期間精神狀態不太良好,未必能徹底明白護士的講解,但透過應用程式的影片教學,病人和其家屬可以不斷重看影片,以掌握更換造口袋的程序,「就像有個醫護人員在身邊。」

造口護理App亦有不少造口常見問題供參考,林玉燕指,造口病人在更換造口袋的時候,不時會因為造口袋底板剪得太大,皮膚長期曝露於排洩物中而造成皮膚損傷,反之底板太小則會令排洩物滲出。 該App自今年2月上架後,已錄得逾8000次下載量,目前在新界東醫院聯網試用,由護士主動介紹給相關病人,醫院表示會考慮推廣至其他公立醫院,並會考慮設英文版讓外傭亦能瀏覽。

應用程式內設有短片教學,讓病人及家屬觀看如何更換造口袋。(影片截圖)
造口病人馬小姐(左)認為,影片教學有助病人及家屬在家練習更換造口袋。(潘希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