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藍隧道通車|單車教練實測跨灣大橋單車徑 揭三大問題需改善
【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軍澳跨灣大橋】將藍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大橋今日(11日)啟用,跨灣大橋除有行車道,亦設單車徑、行人路及觀景台。香港三項鐵人總會三項鐵人教練、香港單車聯會實習教練鄭子洋試踩大橋單車徑後表示,路面寬闊且平整,橋上人車分隔算做得不錯;但他留意到部份行人會橫過單車徑的位置未設「注意行人」提示,有小孩在單車徑上踩平衡車和滑板車甚危險,以及有人單車徑上休息打卡,這三點都需改善。至於調景嶺方面出入口有斜路,他認為以一般人踩單車的能力,應該能應付上斜。
跨海大橋踩單車應注意:
1/上斜宜減速,留意是否有行人橫過單車徑
2/避免在橋中黃色區域外停車或落車
3/踩單車宜靠單車徑的左邊或右邊,中間應留予後車超越前車時使用
4/避免讓幼兒在單車徑上使用平衡單車或滑板車
5/如遇意外盡可能放開單車,滾動式落地
鄭子洋有10年踩單車的經驗,試行跨灣大橋單車徑後,他先讚單車徑路面平整且寬闊,橋上的人車分隔算做得不錯。不過,靠近維港的景色受2.5米高屏障阻擋未能一覽,踩單車時只能集中欣賞另一邊的將軍澳內灣景。
鄭子洋提到大橋單車徑四點觀察,其中三項需改善,並教單車徑使用者應注意的事項。
第一點:上斜位較吃力 部份人需落地推車
大橋今日啟用,橋上的人流及單車客都非常多,上落斜位置有時都見部份人踩得比較吃力,甚或要落地推車。但鄭子洋表示,以一般人踩單車的能力,應該都能應付大橋的上斜路段。
第二點:大橋上落斜位有行人橫過單車徑 落斜要留意
鄭子洋提到,橋上的標示較少,其中在調景嶺往日出康城方向的上落橋位,單車徑兩旁都設有行人路,一邊讓人可以看到將藍隧道的出入口、另一邊則供人欣賞大橋及灣景,雖有行人會橫過中間的單車徑,現場卻未設有「注意行人」的標示。
他指上述地方是單車上落橋位,通常車手落斜時見到前路寬闊,未必會刻意減速,「呢到景色又開揚,有時可能踩快咗都唔知。」如有行人突然橫過單車徑,便有可能釀成意外,他建議當局應增設「注意行人」標示、圍欄,並在落斜位置的單車徑路面印上慢駛的提示。至於單車手,他也特意提醒落車要減速。
第三點:小孩單車徑上踩平衡車和滑板車有危險
另一點要留意的反而是單車徑上的車種多,除單車以外,有幼兒踩平衡車、也有小孩踩滑板車。鄭子洋認為,在單車徑踩單車,雖然並非競賽,但仍有一定速度,為保障大家安全,他建議家長避免讓幼兒在單車徑上使用平衡車或滑板車,並指這類車宜到單車公園、在大人的陪同下玩。
第四點:有人單車徑上休息打卡
今日現場所見,有人停在單車徑上休息打卡。鄭子洋指出,大橋上應該除卻中段位置地面有黃色標示可供減速停車外,駛經其餘路段,單車手都不應該停車,更不宜落車「打卡」影相或在單車徑上停留。
鄭子洋提醒市民一些單車徑使用的常規,包括踩單車宜靠單車徑的左邊或右邊,中間應留予後車超越前車時使用;如想U turn(掉頭),建議在安全情況下於分隔線為虛線的位置掉頭等。
如遇意外要放開單車 滾動式落地
大橋單車徑啟用數小時後便發生單車意外,醫療輔助隊隨即也有派員上橋。被問到如踩單車時發生意外,可如何保護自己,鄭子洋建議,單車手應使用適當護具,包括頭盔、護膝、護肘等預防受傷;如遇意外應放開單車,並以滾動式落地,盡量用身體較大面積的部份落地,不要嘗試用手撐著地面,以免令鎖骨、肩膊等受傷。
鄭子洋提到,區內以往只有海濱位置有單車徑,大橋的單車徑開通後,區內單車徑網絡變得完整,對單車手而言屬好事。但他認為大橋單車徑在標示上仍有可改善的空間,期望隨著啟用,當局會逐步改善。
▼12月11日 將藍隧道正式通車,市民使用大橋行人路和單車徑▼
▼12月11日 將藍隧道及將軍澳跨灣大橋正式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