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免隔離標準惹疑 七問康復個案CT值指標 徐樂堅:整盤考慮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確診後不足七日上機回港,入境香港核酸檢測陽性後評定為不具傳播的「康復個案」,毋須隔離並可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到底「康復個案」條件為何,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即康復個案CT值的範圍又是多少。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今日(3日)在疫情記者會,至少七度被問及陳茂波的個案以及「康復」Ct數值,但徐多次稱不評論個別個案,至最後才指不可單看CT值:「大家好關注實際數字,可能有個數目字係30(CT值),即係29.9同30.1係好大分別,因為處理好不同,但我想比大家知道,睇個案要整盤考慮。」
不過,翻查昨日(2日)政府的新聞稿,稿內有列明財政司司長的CT值是「康復個案」範圍內,即衞生署應有為「康復個案」CT值範圍訂立指標,而事實上,醫管局也一直有制訂新冠病毒患者出院指引,定義何為康復個案。
陳茂波10月26日在沙特阿拉伯利確診,確診後第五日上機回港,並在確診後第七日可以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醫衞局及衞生防護中心今召開疫情記者會,記者會上所有發問均圍繞評定為不具傳播的「康復個案」指標,包括康復個案CT值的範圍、衞生防護中心過往曾評定多少人與陳茂波一樣,確診少於七日但列為「康復個案」。
▼11月1日 陳茂波染疫康復抵港▼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在未有回應相關問題,但有表示希望籍記者會對坊間的報道及畫作作出澄清,令市民對防疫政策有更全面、更深及客觀的理解:「在抗疫路上,齊心才可向前」。
現場傳媒至少七度問徐樂堅所謂康復指標,但徐多次表示不評論個別個案情況,期間有重覆昨日(2日)政府的新聞稿內容,至最後才指不可單看CT值:「大家好關注實際數目字,可能有個數目字係30,即係29.9同30.1係好大分別,因為處理好不同,但我想畀大家知道,睇個案要整盤考慮。」
徐樂堅:有唔同考慮 所以無特別畀大家知道用一條咩界線
他又指:「感染過的人,CT值係會有下降(應為上升)趨勢,但每人下降(應為上升)速度不同,我哋有唔同考慮,所以無特畀比大家知道係用一條咩界線。」
另外,醫管局也一直有制訂新冠病毒患者出院指引,定義何為康復個案,包括患者兩個相隔24小時的檢測樣本呈陰性,或者3個相隔24小時的檢測樣本CT值高於33,或者患者抗體呈陽性,並有一個檢測樣本的CT值高於33,而病人發病起計已超過10日,才符合出院準則,其後要接受14日家居隔離及健康監測,並定期做檢測。
記者會上有關陳茂波或康復個案指標的發問及回答(節錄)
Q:CT值去到多少才可以不用隔離?是不是只要三個月內曾染病毒、登機前快測陰、沒有病徵及CT值高則可以直接拎「黃碼」?
徐樂堅:在9月26日起無論是否曾感染,只要持24小時前快速陰性即可上機。另外,回港後在機場抵埗後要做核酸檢測,如果陽性而電子申報曾感染過,衞生防護中心則會看資料、檢測結果、感染日子、康復時間、有冇病徵,以判斷復陽、 康復或是新近感染 ,而新近感染即要隔離令及隔離安排,如確認是復陽/康復人士,則不須紅碼限制。不會特別指出每個個案身分,不宜評論個別個案,但所有入境措施在所有人士包括官員都是一致。
Q:CT值去到多少才可以不用隔離,是否與出院的CT值30看齊?在9月26日至11月1日期間有455人經衞生署評估為應不具傳染性的康復個案,當中有多少人的確診日期是不足7日?
徐樂堅:不評論特別某一個案情況,會視乎檢測結果及資料衡量是否屬康復個案。儘管檢測陽性、新近感染但有嚴重病徵,都會擔心會否為新近感染,故資料要一併看待。
Q:陳茂波CT值是多少?康復個案CT值範圍是多少?為何外地確診如翌日快速陰性回港就不用隔離,本地則一定要隔離7日?
徐樂堅:不能評論/ 提供某一個市民的實際檢測數值,但答回之前的問題,如過往400多個個案也有個案康復後可能5至6日就返港,只要康復後無症狀、快速陰性便可回港。
Q:陳茂波檢測陽性為何不用隔離?是否有特權?
徐樂堅:不能評論個別個案/檢測結果,入境安排對所有人士包括官員也是一樣。
Q:CT值康復範圍是多少?幾時開始有此機制,是否與醫管局出院指引看齊?司長在外地回港不用隔離,是黃碼或是紅碼?
徐樂堅:不能評論某些人是什麼顏色碼,而早在6月1日起,政府已有做這措施,因核酸檢測很靈敏,有可能會長期陽性,所以在6月1日起就可用快測陰性來做替補,而9月26日取消了核酸檢測,康復者入境的情況就更常見。
Q:若不說個別個案,只講輸入情況,曾感染個案的CT範圍才算康復?是否有界線?被當局評為不具傳染性個案,當局鼓勵不去除罩活動如談天或食飯?
李夏茵:6月16日起所有在台上主禮的人士都可除罩演講,但就有幾個條件,如與觀眾及來賓距離至少1.5米,不可共用麥克風,每次用完要清潔乾淨及消毒等。
Q:康復個案安排在6月1日起有,為何當時沒有公布又沒有交代有多少人可定為不具傳染性的康復個案?為什麼不回答康復CT值是多少?9月26日至11月1日期間有455人經衞生署評估為應不具傳染性的康復個案有幾多後來檢測陽性?
徐樂堅:新聞稿是有公布,之前無特別交代有幾多個案定為不具傳染性的康復個案,是因為已界定為非確診,故冇包括在新聞稿。每個個案都是獨特,感染日子、回來日子、檢測結果都會全盤考慮,有否特別風險,還有否徵狀。大家關注實際數目字,可能有個數目字是CT值30,那麼29.9或30.1就會有好大分別,因為處理很不同,但想讓大家明白,看個案要整盤考慮,感染過的人,CT值是會有下降(應為上升)趨勢,但每人下降(應為上升)速度不同,我們有不同的考慮,所以沒有特別讓大家知道是用一條什麼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