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拆局|簡約公屋為紓緩公屋輪候篤數?脫離劏房變兩部曲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特首李家超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未來五年興建約3萬伙「簡約公屋」,供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申請,並建議推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四年內縮短輪候時間至4.5年。
值得注意是,現時居於劏房的基層家庭,輪候公屋逾3年後亦可申請入住過渡性房屋,繼續等候「上樓」,但不會計算為成功上樓;但劏房戶日後上樓等同「過兩關」,先入住「簡約公屋」,然後再等一段時間才能正式入住傳統公屋,但基層入住簡約公屋一刻,政府已計算為成功編配「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變相「提早上樓」。

本土研究社批評,新指數就如「湊數」,並未能真正解決基層的住屋需要,質疑有關方法只是為了「湊KPI」,「完全係無意義。」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則認為,「簡約公屋」就如「半級版公屋」,新指數可讓公屋申請人有多一個參考,除了得知可何時上樓外,亦可了解距離入住「簡約公屋」的時間。

▼10.19特首李家超宣讀施政報告2022▼

+1

《施政報告》建議推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以反映申請者綜合輪候傳統公屋及「簡約公屋」的時間,目標希望在四年內(即2026/27年度),將「公屋綜合輪候時間」降至4.5年半。

事實上,過去房委會一直定期公佈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現時輪候時間長達6成。其計算方法會以公屋申請登記日期起計,直至首次配屋為止。其中,即使輪候人士獲編配入住過渡性房屋,政府亦不會計算他們已獲配屋。

政府消息人士:「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可讓政府得悉改善市民居住環境的成效

不過,新增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除了計及原有的傳統公屋外,亦會計算「簡約公屋」的配屋時間,只要入住簡約公屋便等同過往的「成功上樓」。

消息人士強調,「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將可更全面反映數據,讓政府得悉改善市民居住環境的成效。

延伸閱讀:施政報告|簡約公屋租金「九折」 2024年建成千伙 配冷氣熱水爐

▼部份現有過渡性房屋▼

+1

陳劍青:點解唔直接起永久性嘅公屋?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表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有「湊數」之嫌,因項目一般只營運5年,若租約期滿後住戶仍未能「上樓」,屆時只能被迫重返私人租務市場,未有真正解決房屋問題。

陳又指,最新的「簡約公屋」與過渡性房屋相似,但變作由政府興建,質疑為何不直接收回土地與建傳統公屋,「都已經用咗咁多公帑,點解唔直接收地,直接起永久性嘅公屋?」

公屋聯會:相信5年後上樓機會大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說,支持「簡約公屋」由建築署興建,因建築署過去有份興建方艙醫院,故相信有一定經驗。

他又指,現時除了新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外,未來亦會繼續公佈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故認為政府沒有「走數」,「只係多個選擇,如果申請者想知幾時可以入住『半級版公屋』,都可以知仲要等緊耐。」

招續說,由於入住「簡約公屋」的人士,基本上已至少排公屋3年,故相信入住5年後,他們很大機會可成功「上樓」。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亦說,「簡約公屋」可填補現有過渡性房屋不足,解決現時非政府機構在規劃、興建及營運時面對的問題。不過,梁表示,新指數包括「簡約公屋」及傳統公屋,故4.5年的「封頂」時間只應視作應付燃眉之急,長遠而言,政府仍應將3年編配到傳統公屋。

劏房關注團體形容如「舊酒新瓶」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表示,「簡約公屋」與現時的社會房屋、過渡性房屋並無分別,惟政府將其重新包裝成為「簡約公屋」,坦言只是偷換概念,將入住「簡約公屋」等同於上樓。

平台指,劏房居民及民間團體一直爭取設立起始租金、加強差餉物業估價署和水務署巡查及執法、設立住屋標準、制訂取締劏房時間表等,惟《施政報告》沒有提及,形容令人失望。

觀塘劏房居民關注組亦形容,「簡約公屋」措施舊酒新瓶,僅將過渡性房屋重新包裝。他們解釋,「簡約公屋」的申請資格及建築模式與過渡性房屋一樣,質疑將過渡性房屋數量納入公屋數量實屬不實。關注組又說,過渡性房屋的住屋性質、環境及質素,均不能與公屋相比,批評政府將公屋輪候冊數字變成新指數只是一場「數字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