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廠Mil Mill租約期滿無去路 業界倡用已修復堆填區變回收基地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全港唯一一間紙包飲品盒回收廠「喵坊Mil Mill」,位於元朗創新園的回收廠租約期滿,正向科技園公司爭取押後搬出,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回收業發展。同於元朗創新園經營廢油回收、回收基金諮詢委員會成員鄭文聰認為,Mil Mill事件反映本港回收業最大問題為沒有足夠土地,亦局限了發展,「唔係無人才,唔係無科技,我哋係無地。」

鄭文聰建議,當局可利用已關閉並完成修復的堆填區,發展成回收業用地,讓回收廠房進駐,料最快一年即可完成廠房興建。環保署回應該建議指,若有機構或團體有意利用已修復堆填區的土地發展及營運回收業務,樂意商討。

Mil Mill聯合創辦人盧智聰則認為,相關建議可行,不過留意到政府現時有不少閒置土地,會搜集多個可行方案資料再與政府商討。

「偈油」回收廠九十年元朗工業邨設廠 10年始收支平衡

位於元朗創新園(前稱元朗工業邨)的正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回收「偈油」等廢棄的潤滑油,收集後過濾成環保機油、石屎脫模劑等,主要出售予本地市場。正昌科技董事總經理鄭文聰表示,其公司於1993年進駐元朗工業邨,笑言當時工業邨十分荒蕪:「路邊會有牛,揸車都要小心唔好撞到。」

鄭認為對回收廠房而言,由於須投資設計技術及大型機器,租約至少需長達30年才可算為穩定。他以其公司為例,由開業以來經過10多年才達到收支平衡,「無番咁長時間畀我,邊有信心捱得到咁耐?」他又形容其公司十分「好彩」,於元朗創新園的租約期至2047年,與Mil Mill所簽訂的短期租約情況不同。

鄭文聰:土地問題令本港回收業難以發展

對於Mil Mill事件,鄭文聰建議科技園可給予一年寬限期:「咁短時間要搬出去搵地方真係難,一年環保署又可以幫手搵下地方。」他認為事件亦反映本港回收業土地不足,並指在2002年曾向時任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爭取發展環保園,但時至今日環保園空間不足,倘再覓地亦「可遇不可求」;加上當局計劃興建多個環保設施,如焚化爐等,亦須土地發展。

他認為土地問題令本港回收業難以發展,正正令外界認為回收業局限於「手作」低技術行業:「短期租約無辦法投資落去,拉晒電、起晒機器你叫我走,咁點搞?」他又比喻:「同種嘢淋花一樣,要有土壤、要Nurture(培育),先會有成長。」

鄭文聰向謝展寰「獻計」將堆填區發展成回收業用地

鄭文聰表示,日前與立法會議員盧偉國向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獻計」,提議可在已關閉並完成修復的堆填區上,發展成回收業用地,讓回收廠房進駐。他解釋,已修復的堆填區已發展交通,亦較遠離民居,不會產生噪音問題。

他指出,已修復的堆填區會出現沉降問題,不適合用於建屋;而堆填區屬環保署轄下的土地,「唔需要再搵其他政府部門,要協調其他部門又拖長咗時間。」,故認為對回收業是理想的發展土地。他又建議可在已修復堆填區上興建平台,再邀請回收廠房進駐,估計最快一年內已可完成興建。

▼紙包飲品盒回收商喵坊 Mil Mill遭逼遷▼

+23

環保署:樂意商討在已修復堆填區發展及營運回收業務

環保署回覆指,本港有13個已關閉及完成修復工程的堆填區,現時餘下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部份土地、望后石谷、馬游塘中及馬游塘西堆填區仍有可發展土地可供使用。

環保署強調,若有機構或團體有意利用上述已修復堆填區的土地發展及營運回收業務,樂意一同商討。該署又稱,只要符合土地規劃限制及其他相關要求,如消防設備等,環保署會以公開招標形式出租有關土地。

環保署回覆指,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仍有部份可發展土地可供使用。

3個已修復堆填區面積等如4個屯門環保園

根據環保署資料,單單是望后石谷、馬游塘中及馬游塘西已修復堆填區的面積合共達85公頃,已約等於四個屯門環保園的面積。

Mil Mill聯合創辦人盧智聰回覆《香港01》指,有留意已修復堆填區用地,認為由於回收廠房主要需擺設機器,地基打樁不用太深,故在相關土地上建廠「完全無問題,覺得都可行。」他又稱會搜集更多可行方案的資料,包括閒置土地等,再與政府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