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環保署與學界展開區域性污染源研究 望以科學助解臭氧
本港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於過往一周多次達到「甚高」和「嚴重」的級別,反映巿民的短期健康風險增加。環保署連同科技大學、中文大學、理工大學學者組成大氣合作研究團隊,開展區域性臭氧及光化學煙霧污染的研究計劃,藉以科學結果制定臭氧和化學的控制策略。
環保署牽頭與科大等大學,展開為期3年「研究和制定科學的區域臭氧和光化學煙霧控制策略」的科研計劃。計劃先在各區架設新進實時監測儀器、建立多站點雷達網絡,以及在錄得高濃度臭氧的日子,海陸空三方採樣,實時監測大氣中活性揮發性有機物(VOC)的成分和變化。再透過建設VOC實驗室分析其成分及來源,並建立光化學模型綜合分析多項監測結果。
▼9月16日 空氣污染嚴重,維港一片灰濛濛▼
參與計劃的美國化學家Donald R. Blake教授表示,如果不能正確識別和掌握該地區的活性揮發性污染物,那污染控制就是無效的。他強調,了解活性揮發性污染物的成分和變化,有助制定全面及具針對性減排政策,解決臭氧問題。
臭氧是增加短期健康風險的首要污染物。有別於直接排出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臭氧是由活性前體物,在陽光下經光化學反應而成。科大環境研究所所長劉啟漢指岀臭氧問題的複雜性,「在不同區域和地方,形成臭氧的有機物都有所不同,所以要以科學方式,找岀導致臭氧形成的主要污染物。」
過去20年間,香港、澳門和廣東省政府曾實施各類減排措施,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顆粒物濃度有顯著下降的趨勢,唯臭氧的濃度處於高水平,更有上升的趨勢。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空氣質素政策)梁啟明表示,研究於去年展開。今年9月已完成第二次大型採樣,現正分析有關樣本數據,預計明年年底完成第三次採樣,並於2024年會有完整報告。他指研究有助找出臭氧成因及傳輸軌跡,讓三地政府清楚分辨污染物,作岀相應管制,才能解決臭氧問題,制定更長遠而具針對性的措施。
研究計劃首次與政府飛行服務隊合作,進行空氣污染物質採樣。政府飛行服務隊將會在每年1至2個高污染日子,使用特製的樣本罐,在海陸空共80處採樣,作全方位空氣測量。實驗室研究員表示:「樣本罐是不鏽鋼材質,亦有專業塗層,可以防止化學物,例如苯(Benzene)和甲苯(Tolune)在運送過改變空氣中的物質,確保物質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