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下戶外活動意外增 市民跟KOL片行山惹禍 四紀律部隊籲量力

撰文:何瑞芬
出版:更新:

港人因疫情無法外遊,陽光夏日下時常攀山嬉水。政府多個紀律部隊均表示,自2019年後,本港中暑、攀山意外及水上事故求助數字明顯增多,消防處更稱,近年攀山意外死亡數字增多,因疫情下市民無法外遊轉為行山郊遊,惟天氣炎熱,加上不少行山客選擇非正式路線,或涉及大量攀爬,該些地方通常位置險要,危險萬分。
多個紀律部隊更稱,留意到近年市民常在Youtube看KOL教行山「打卡」影片,惟該些影片往往忽略行程險要,該些美不勝收的風景更多數屬開揚景觀,「打卡」時較易踏空釀成意外,呼籲市民應多收集行程資料。

疫情下戶外意外求助個案增 消防本月已接122宗中暑求助個案

7月未完已屢破高溫紀錄,警方、消防處、飛行服務隊及民安隊舉行聯合記者會,提醒市民周末烈陽下戶外活動的注意事項。多個部門均有提及,自2019年後,中暑、攀山及水上事故求助數字明顯有所增加。以中暈為例,消防處攀山拯救專隊高級消防隊長羅文傑表示,去年近6成中暑個案、即約330宗,均發生在7至9月,惟今年7月未完,截至21日已接獲122宗求助個案及46宗攀山拯救事故個案。

半年12宗行山死亡個案 消防:近年行山客不行尋常路

至於攀山拯救方面,他稱今年截至7月21日,已有12宗相關死亡個案,已幾乎追平去年全年的14宗。羅解釋,疫情下市民無法外遊就轉為行山郊遊,惟天氣炎熱,加上不少行山客選擇非正式路線,或涉及大量攀爬,該些地方通常位置險要,危險萬分,救援人員行上去亦需一兩小時,須靠飛行服務隊協助,故死亡數字明顯有所增加:「唔係正常山路,冇諗過要攀爬,或有啲行錯路而要攀爬。」

水上活動新興的綑邊游泳及攀爬 本月已釀4死

酷熱天氣下市民亦愛水上活動,但原來同樣危機四伏。消防處潛水組高級消防隊長張家和稱,受猛烈陽光曬射的海水尤如「煲滾嘅水」般溫度較高,市民忽略補充水分,同樣有中暑危機。

他亦表示,新興的綑邊游泳、綑邊攀爬,以及獨木舟、直立板及浮潛等均為較常有意外,單單本月至少有5宗水上事故受傷個案,當中4人死亡。張又說,2014至19年水上意外大多徘佪在80至90宗,惟去年已飆升至134宗,增幅逾四五成。

飛行服務隊出動418次 6宗嚴重中暑個案

飛行服務隊副飛行經理區啟泰則稱,截至今年7月26日接獲418宗近岸、即本地搜救召喚個案,其中有20宗為酷熱天氣警告下接獲的暑熱個案,並有6宗嚴重個案,人員趕至現場時,該些嚴重傷者已不醒人事或抽筋,體溫高達攝氏40度以上。區又指,去年整體救援數字約1,000宗,以現時半年418宗個案推算,預料今年全年數字亦會迫近1,000宗。

KOL影片教「打卡」 市民跟影片行山易出事

多個部門亦提到,留意到不少市民愛看Youtube、KOL行山「打卡」影片,惟該些影片往往省略路程危險之處。羅文傑稱,會有市民不清楚前往「打卡位」的路途有多遙遠,而該些美麗的風景,通常都屬開揚景觀,易有下墮風險,「打卡」時稍有不慎則會陷入險景。民安隊亦表示,曾發現一宗山嶺拯救個案,發現其意外前、即在現場,亦曾看過該些「打卡」影片,呼籲市民若有難處應原地折返,勿盲目跟從影片。

▼整合多紀律部門建議的「行山錦囊」▼

警:行山應量力而為

警方新界南總區衝鋒隊署理總督察賴文豪分享近日多宗行山命案,包括7月23日退休父親諧患自閉症兒子行鳳凰山,結果父親猝死在西狗牙、兒子獨留山頭一晚獲救的個案,坦言若多一名成人陪伴、或事前將行程告之熟人,「結果可能好唔同」。他稱每每有行山死亡個案均感婉惜,冀行山客應量力而為。

(飛行服務隊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