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2022|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出書 回顧人生路上輸多贏少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今年出版新書《吾生有杏(2)— 點滴在心頭》,記錄行醫的初心和當中的甜酸苦辣,今(21日)於會展舉行書展講座,分享作為醫生、教授及院長的想法,在場亦有中大六年級醫科生沈思彤及鄧童分享由她們編寫的《杏林深處》,當中訪問了21位醫院工作人員。
陳家亮形容自己人生輸多贏少,甚至輸在起跑線上,但認為要堅持自己的道路,為下一代鋪出健康路。
輸在起跑線上
陳家亮表示自己自小家境清寒,但當年曾以插班生身份考入九龍塘名校,可惜陳家亮以前住在牛頭角,由牛頭角駛進九龍塘每天需要8元車資,對於當時的家庭頗大負擔,他便只能轉至觀塘街市後面一間無名小學上學,他笑稱自己從來都不是輸在起跑線上,因為當時的他連起跑線也看不見。
輸在教育資源少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於80年代初才成立,他表示自己當年放棄另一間「百年老店」,選擇於中大學醫就如同投資概念股,高風險高回報,但亦需要付出很大代價。他說,當年由於教學醫院工程延誤,只能在葵涌貨櫃站拖幾個貨櫃,放在觀塘聯合醫院對出的爛地,在貨櫃箱裏面上課實習。
作為中大第三屆畢業醫科生,陳家亮笑稱當時同屆同學都會自嘲自己為「少數第三等族裔」,因為對比第一等本地醫學生和第二物外地升學回流的醫學生,中大的教學資源實在太少。
▼7月20日 第32屆香港書展開鑼▼
成為院長展開人生失敗的新一頁
陳家亮表示,當了多年醫生後,發現香港醫療訓練的問題,雖然香港的醫療知識和技術都十分發達,但學成的醫生卻缺乏人性化,他認為每一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質疑香港的教育把學生「修剪得齊齊戢戢」,埋沒了他們發展的機會,因此他上任院長頭一年,便想改革醫療教育,推出學生自主課程,讓學生一展所長,但此舉卻受到多方抨擊,包括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質疑他此舉是「搶學生」、「走捷徑」及「行跳級制」,最終改革計劃只能押後。
時至今日,陳家亮表示自己還未輸夠,雖然二十多前向政府專家小組建議大腸癌篩查計劃,隨後立即被否決,但他仍然堅持,用自己的金錢做研究和推廣,希望用科研把健康和希望帶給下一代。而政府最終都在近年推出大腸癌篩查計劃,人生輸多贏少,或許並不重要,堅寺走在正確的路上,可能才是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