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蓮訪問|指學生教師移民 不代表不滿本港教育制度

撰文:何瑞芬
出版:更新:

本港近年掀起移民潮,不少學生及教師離開香港。本月升任教育局局長的蔡若蓮接受《香港01》等傳媒訪問時,提及教育界正面臨兩大處境挑戰,包括學生人口下降及教師流失。她認為學生人口下降難簡單歸因,涉及出生率下降、疫情及移民等不同原因,並認為家庭移民不代表其不信任香港教育,外國放寬移民門檻亦成誘因,「其實未必佢好了解嗰邊嘅教育制度,亦未必對香港制度好不滿。」
至於教師流失,蔡若蓮稱目前家政科及英文科短缺最嚴重,會與培訓機構商討開班,並重申教師需尊重一國兩制,暫未有計劃要求津貼學校教師宣誓。

學生減少涉多個因素 出生率跌為主因

根據教育局最新公布的《2021/22學年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同一批學生中,2021年9月中小學生數字較2020年10月減少逾2.5萬人,流失率達到3.64%。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近年學生人口下降是不爭的事實,老師流失情況亦明顯,兩者均為教育界面臨的處境挑戰。

蔡若蓮強調,學生流失難用簡單原因歸因,涉及多個因素,需要了解清楚再對症下藥。她指首要因素是出生率嚴重下降,例如2016年有6萬多個新生嬰兒,惟至2021年則跌至僅剩3萬多個嬰兒,「我哋自己生育率低,係好大因素」;再者疫情打亂新來港家庭計劃,或考慮延遲來港等,故內地及南亞家庭亦有所減少。

指多國放鬆港人移民門檻致不少人移民

蔡若蓮表示,的確有不少家庭移民,但不代表香港教育制度不好,因多國放鬆港人移民門檻,以往移民可能要達到某一個經濟水平,但現時英國「BNO 5+1」計劃下,未必是高門檻,變相不少家庭均會考慮嘗試移民,未必是對香港教育制度不滿。

可能其實未必話佢好了解嗰邊嘅教育制度,亦未必係一定對香港教育制度好不滿,咁家庭有各種考慮。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她又說,另有一些外資投資家庭,因本港疫情管控較嚴格,亦有一段時間要停課,故考慮讓子女返回原來國家就讀,待疫情穩定再返港。她指局方亦接到不少該些家庭查詢,他們關心本港是否能爭取面授課堂。

教師移民屬個人選擇 未必不認同教育制度

至於教師流失方面,蔡若蓮亦認為有不同原因,重申教師選擇移民有不同原因,未必出於對香港教育不認同,「可能話為咗小朋友、為下一代,想嘗試擴闊啲(視野),係個人選擇嚟。」

▼4月18日 機場送機情況▼

+12

未有計劃要求津校教師宣誓 但會提供國安知識等培訓

蔡又說,希望培育一群有尊師重道、對國家有觀念及愛國愛家的下一代,故教師必須言傳身教,「尤其講到價值嘅嘢,老師都唔相信,好難感染學生」,她冀教師專業團隊非單在知識能力,亦要對一國兩制尊重、對國家有認識。她稱局方未有特別計劃要求津貼學校教師宣誓,但會加強教師培訓,增加其對憲法、基本法、國家安全等認識,「津校(教師)宣誓唔係我哋priority(優先)。」

移民潮下,學生人口下降,教師流失嚴重。(資料圖片)

家政科、英文科教師短缺嚴重 與培訓機構商開班

她又說,有一些學校反映家政科及英文科教師短缺最嚴重,當中家政科問題未必與移民有關,因過往在培訓時亦較少人選該科;至於英文科流失率一向較多,因英文科教師可選擇及轉跑道的機會較多,不少人或轉做編輯、秘書,甚至加入政府成為政務主任(AO),該局會留意趨勢,並與教師培訓機構商討,「好缺嗰啲,可能師訓時開多啲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