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施會倡長生津增至每月4400元 八成受訪人士指社福保障不足
香港在2020年,有逾58萬貧窮長者,佔整體長者人口45%,即近乎每兩名長者便有一名貧窮。不少年屆或臨近退休的長者,仍然要為口奔馳,忙於工作。有64歲的餐飲從業員坦言因養家不敢言休,亦有即將踏入65歲的洗碗工盼望著申請長生津,減輕生活壓力。
樂施會今日(9日)發表年長人士及長者貧窮與就業問題研究報告,逾八成受訪的年長人士及長者都認為現時與長者相關的社福保障不足;該研究以數據推算,指出只有一人工作的雙老家庭最易入不敷支,每月約有1500元赤字,促政府全面檢視安老扶貧政策,包括將長者生活津貼調高至每月4,400元。
年長人士供養父母感吃力 為養家未敢言休
現時64歲的劉婆婆是洗碗工,月入9,500元,一半用於交租,同時要供養年屆87歲及92歲的父母。疫情下,她的工作亦受影響,工時及收入銳減,為維持生活已耗盡積蓄,她現時最期盼的是今年8月她將踏入65歲,屆時可申請長生津,「每月有多3000幾元,交租都無咁吃力。」
另一位同樣年屆64歲的趙伯(化名)任職餐飲業約30年,早年因病加上職業勞損,轉做散工,即使臨近退休之年,他坦言未想過退休,「要租屋、要養家,加上疫情期間停工好耐,有得做得一定做!」趙伯現時的工作時數仍足以申領放寬後的職津,但若職津工時要求回升至144小時,他或未能申領,隨時少一份收入。
研究指3成受訪年長人士仍工作 主因「有經濟需要」
就年長人士及長者貧窮的問題,樂施會委託明愛專上學院湯鳳賢社會科學院研究團隊進行研究,在去年下半年面談訪問180位60歲或以上的貧窮年長人士及長者,逾3成人仍有工作,其中60至64歲人士有五成從事半職工作。在65歲以上仍在工作的受訪者中,八成半人表示主因是「有經濟需要」。
推算「一養一」雙老家庭易入不敷支
若以研究所得的收入及支出數據推算,「一養一」、即只有一人工作的雙老家庭最易入不敷支,每月約有1500元赤字,受訪者要動用儲蓄或依靠子女供養以應付。
少於兩成人感社福保障足夠
研究亦指出,少於兩成人認為現時社福政策提供的保障足夠,其中更少於一成人認為強積金提供的保障足夠。而現時大部分長者福利政策均以65歲為起點,60至64歲的貧窮年長人士大多只能申請職津紓緩經濟困難,但由於他們大半從事半職工作,或因而未能符合申請職津的工時要求。
倡提高長生津至每月4,400元 另將職津工時要求下調
樂施會促政府全面檢視安老扶貧政策,就長生津金額,該會建議應調高至一人住戶貧窮線的水平、即每月4,400元;並將職津最低工時進一步下調至36小時,讓擔任散工及臨時工的年長工友也能受惠。該會亦建議當局將「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恆常化,增加服務名額,惠及更多以老護老的基層。
促當局盡快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
樂施會港澳台項目總監黃碩紅則指,取消強積金對沖的條例雖已通過,但預計最快到 2025年才實施 。由於條例不設追溯期,變相基層市民於未來三年的強積金存款仍會被對沖,促當局儘快落實相關安排,讓基層年長工友在退休後能有效透過強積金維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