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華盛証券:港深優勢互補 擁抱互聯網創富時代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回歸二十五年以來,隨着實施一帶一路、大灣區政策, 促進內地香港兩地經濟互聯互通。內地經濟升級發展,也將有助於港股市場的進一步活躍。」華盛証券行政總裁張霆表示,未來港股機遇與內地發展息息相關,只要繼續互補合作,將同時有利兩地投資者。

華盛証券行政總裁張霆(圖片由華盛証券提供)

談及歷年港股上市盛事,他可說是如數家珍。「1997 年,中國移動成為回歸後的首單IPO,募資高達323 億港元;2004 年騰訊在港上市,日後成為亞洲股王;2018 年小米成為第一隻同股不同權的互聯網公司,帶來非常大的正面衝擊。」

張霆認為,香港一直是亞洲重要的金融中心,擁有豐富的投資產品、完善的監管及法律,身兼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成為連接內地和國際資本市場的橋樑,既吸引知名企業來港上市,亦是內地投資者走向國際的第一站。

「當更多投資者加入後,將提升香港金融市場的活躍度, 形成良性循環。」以上成果得來不易,歸功於深港通、滬港通等政策實施,加快兩地經濟融合。「近年愈來愈多內地大型企業來港上市,香港成為中概股回歸的主場。」

與此同時,他留意到本地中小型券商的經營模式比較傳統, 客戶面臨投資選擇少、開戶流程複雜、交易成本高等問題。兩地合作正好互補長短,「對華盛來說,這是內地香港互聯互通發展的機遇,也是每一間券商都不應錯過的市場。」

不做資本市場看客 港股前景樂觀

「香港最大的優勢是金融市場,而內地擁有先進的技術、優秀的人才。」他提及,公司由內地和香港的團隊組成,一方面善用內地成熟互聯網技術,一方面利用香港金融市場經驗, 兩者優勢二合為一後,不但為投資者帶來更方便快捷的服務, 同時加速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讓普惠金融服務觸手可及。

華盛投入大量資源到基礎服務,單單研發經費已超過億元, 真正希望為個人投資者提供更好平台,彌補目前市場不足。「量化平台方面,我們自主研發出港美股交易平台APP 華盛通,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其他先進的互聯網技術, 實現產品的智能化與便捷化。另外,我們也探索了一些資管產品,如數字化平台管理等。」

作為新興交易平台,調查發現華盛用戶的年紀大多是30 歲到35 歲左右,見證回歸後香港股市的變化,特點是熟悉互聯網工具,以更低的時間成本和學習成本參與到香港股票市場。「這是互聯網創富時代,華盛將積極擁抱這群年輕客戶,做好準備提升用戶體驗、產品技術,不做資本市場的看客,不負這個回歸後的重大機遇。」

「隨着內地新經濟企業的發展,以及內地人均GDP 上升, 境外資產配置已成大趨勢。」他深信,儘管近年環球股市波濤洶湧,但隨着今年中國兩會推出穩經濟政策、中概股回流,愈來愈多明星基金經理看好港股,前景依然樂觀。「香港未來將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機遇和財富,等着投資者們去發現和創造。」

(圖片由華盛証券提供)

(資料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