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城巴合併|取代中巴響名堂 新巴明年併入城巴結束25年歷史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新巴、城巴及龍運三間專營巴士的專營權,將於2023年先後屆滿,三巴早前已向當局提交未來10年專營權的申請。港府今日(12日)公布,三巴獲准延長專營權,惟城巴及新巴專營權將會施「大手術」,其中城巴專營權一(香港島及過海巴士網絡專營權),將與新巴專營權合併,至於獲續牌的城巴專營權二(機場及北大嶼山巴士網絡專營權 )則會保留。
在新安排下,意味自1998年起投入運作的新巴,明年7月後將會正式併入同一母公司持有的城巴,從此「新巴」品牌正式完成25年的歷史使命。至於城巴則會繼續分兩個專營權營運。

中巴沒落造就新巴誕生

新巴的歷史,首先要追溯到中巴的沒落。由於中巴的服務質素每況愈下,車長亦屢次罷工,表現備受批評,政府遂於1998年2月決定不續批其專營權,將其營運的88條巴士線公開招標。同年3月,新世界發展與英國的運輸機構第一集團(First Group Plc)合資,成立「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公眾一直簡稱為新巴,當時新世界集團為大股東。

到1998年3月31日,新巴獲批88條前中巴路線的專營權。當時政府指,新巴符合引入新營辦商的政策取態,而且新巴願意購買中巴持有的全數710輛舊巴士,並接收其所有員工,故成功取代中巴,獲得專營權。

1998年9月1日,新巴正式營運原本由中巴負責的88條路線,並於1999年,再獲批7條來往將軍澳至九龍的專營巴士經營權。翌年,英國第一集團將其26%的新巴股權,售予新世界。

▼7月12日 匯達交通公布新巴及城巴合併▼

+11

城巴由前中巴交通經理李日新創辦

至於城巴,其前身為Passenger Transport Services(Asia)Limited,由前中巴交通經理、暱稱「阿爺」的李日新(Lyndon Rees)於1977年創辦,初時仍未踏足運輸業務,主要提供公共交通顧問服務。到1979年,Passenger Transport Services以「City Buses」(城市巴士)之名,開展非專營巴士業務,經營企業的究梭巴士;兩年後易名為「Citybus」(城巴),並與海洋公園合作,推出來往中環/金鐘的服務,即日後城巴629線的前身。

到1983年5月,Passenger Transport Services正式轉型為巴士服務營運商,易名為「Citybus Limited」,再於半年後補回中文名「城巴有限公司」。1987年,北海集團收購城巴股份,成為最大股東,大舉購入50部利蘭冷氣巴士,以改善服務質素。

城巴為本港首家擁全冷氣巴士車隊專營巴士營辦商

同樣在中巴沒落之下,城巴趁機發展。1991年,城巴投標之前被中巴取消的12A線,並於同年8月獲批該線專營權,獲授予第一條港島區巴士線,正式成為專營巴士公司。到1992年6月,政府再將28條中巴路線開放予其他營辦商競投,最終城巴獲得該28條線的專營權。及後在1995年,城巴再接辦14條港島區巴士線,車隊增至500部巴士。

1996年,政府就機場巴士線招標,一共分兩組,城巴獲得其中一組共13條路線;另一組往新界區的12條線則不敵龍運巴士。1998 年,隨着新訂購的冷氣巴士陸續到港投入服務,舊有的非空調巴士於1998年3月退下火線,令城巴成為全港首家全冷氣巴士車隊的專營巴士公司。不過到之後1997年的金融風暴,北海集團財政受影響,最終於1999年,將城巴出售予跨國運輸集團 Stagecoach Group 。

2003年周大福企業收購城巴 新巴、城巴成姊妹公司

原本新巴與城巴一直互相競爭,不過2003年中,與新世界同系的周大福企業斥資收購城巴,兩巴從此屬於同一集團,成為姊妹公司。2004年3月,周大福企業及新創建集團合資成立一間交通服務公司,稱為Merryhill集團,兩巴隸屬該集團。同年12月,Merryhill集團易名為新創建交通服務。

過往多年新巴均能獲得盈利,但隨本港鐵路網絡擴展,尤其南港島線、西港島線等港島區鐵路啟用,加上營運開支上漲,盈利空間逐漸收縮,新巴於2017/18年度開始錄得虧損,該年度蝕508萬元,而且更有擴大趨勢,之後一年蝕7,119萬元。

股權2020年8月易手

2020年8月,新創建以32億元出售城巴新巴業務,接手的合組財團包括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善水資本(持股90.8%)、在港上市的漢思能源(持股8.6%)及Ascendal Group Limited(持股8.6%),從此兩巴母公司離開新世界系;同年10月,新股東敲定集團中文名為匯達交通,不過城巴及新巴則未有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