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削公眾申述精簡土地程序 環團轟只佔7%時間:推卸效率低問題
發展局日前提出一系列修例,擬精簡土地行政程序,包括日後城規會只會接受一輪的公眾意見表述、考慮限制申請修訂圖則人士為土地業權人或公職人員等。
12個環團及關注組織今日(22日)舉行聯合記者會,並分析自2012年起,約24項牽涉48塊綠化帶中改劃申請的所需時間 ,發現平均至少需時約3.3年,最長的一項申請需時8.1年。不過,公眾申述及公聽會平均需時不足3個月,即佔整個程序所需時間僅約7%。
團體批評相關建議矛頭直指公眾參與,認為政府推缷房策失當、行政效率低的問題,促請當局先撤回提議,並應進行全面的公眾諮詢。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表示, 在上述48塊綠化帶中,近9成均獲城規會通過改劃,當中綠化帶通過改劃成公營房屋的比例達95%,反映公眾參與不會拖慢建屋進度。
馬鞍山改劃由提意向至完成耗8年 公眾參與佔108日
在處理時間較長的個案中,吳希文舉例指,當初政府擬改劃馬鞍山近樟木頭村的綠化帶建公屋,由披露發展意向至完成法定程序,需時約8年,但公眾參與只用了108日,僅佔3.7%;至於荃灣近油柑頭村的用地,當初擬改劃作私營房屋時,共用了8.1年時間完成,而公眾參與只佔2.8%,即82日。
吳亦指,公眾參與可幫助城規會在審批時,更全面了解情況,例如當年馬鞍山有綠化帶擬被改劃成私人住宅,但由於與郊野公園只有一路之隔、有機會破壞礦場歷史等,方案引起環團及市民反對。最後城規會進行3場公聽會,及接收約7000多份意見書,終否決其改劃申請。
景賢里、前政府總部西座曾被民間提出改劃 引社會關注
此外,根擬發展局的最新建議,政府擬只容許由現行土地擁有人、公職人員及公共機構提出提出土地改劃申請。
不過,吳希文指,過往有不少由民間提出申請改劃的例子,例如現時屬法定古蹟的景賢里,以及一級歷史建築的前政府總部西座。他認為,民間提出改劃申請時,可在社會醞釀討論,故擔心今次修訂會扼殺民間規劃方案,憂慮招來更多反對聲音,甚至引起司法覆核。
西九龍填海地現35公頃棕地 憂明日大嶼變翻版
綠色和平項目經理朱江擔心,若政府可「邊填海、邊規劃」,擔心會做成規劃失當,最終做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填咗就無得返轉頭。」他舉例指,當年的西九龍填海亦沒有詳細規劃,當中有約35公頃填海用地鄰近美孚新邨、貨櫃碼頭,但至今仍只用作停車場及貨櫃場,與棕地功能相似。
朱江表示,擔心日後「明日大嶼」會成為翻版,憂慮在沒有詳細規劃下,利用龐大公帑填海後,會出現棕地或空置地。他又批評,當年西九龍填海區的公共房屋承諾,由1993年曾提出的15公頃,發現至今只有4條興建中及已落成的公共屋邨,即只得8公頃,「差唔多有一半走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