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染疫|Omicron病徵 何時召白車 四大兒科組織Q&A解家長疑難
【Omicron症狀/Omicron Q&A/兒童染疫/疫苗通行證/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病徵】第五波疫情來襲下,一名4歲男童染疫亡,最新再有一名初步確診3歲女童情況危殆。綜合現時科學文獻顯示,Omicron 變異病毒株對年輕患者影響更大,死亡個案涉及兒童及青少年群组。如若兒童或青少年確診感染Omicron病毒,其家長及照顧者該如何照顧他們?《香港01》整合香港兒科醫學會、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香港兒科護理學院、 香港兒科護士學會總合多個兒童及青少年的確診注意事項,拆解家長及照顧者心中疑難。
問:新冠病毒是如何傳播?潛伏期大概有多久?
答:新冠病毒可經由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播,亦有科學證據顯示病毒會在某些環境經空氣傳播。Omicron 變異病毒株的傳播力非常高,病徵大概於2至14天内出現。
問:感染新冠病毒會出現什麽病徵?
答:一般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主要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發熱發冷、作悶、嘔吐、腹瀉、四肢乏力及頭痛等病徵。部分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如氣促的徵狀,亦有部份患者病情比較嚴重,會出現肺炎或嚴重呼吸系統感染。而感染有變異病毒株的患者則會較多出現流鼻涕、打噴嚏、喉嚨痛、頭痛和四肢乏力等病徵。
問:何時召緊急救護車送院?
答: 一旦發現患者呼吸困難、嘴唇發紫、心口痛、心跳加速、神智突然轉變或模糊、持續發高燒、出現抽筋跡象或進食困難,應馬上召緊急救護車送院。
▼2月12日 港珠澳大橋出現北上人潮▼
▼在家照顧兒童及青少年患者小貼士▼
1)發病日期
• 家長及照顧者需記錄病童開始出現病徵的日期和時間。
2)定時觀察
• 留意患者的體温。
• 注意患者的進食量,以及大、小便分量及次數。
• 每天觀察及記錄患者有沒有增加症狀,例如咳嗽,流鼻涕、喉嚨痛、嘔吐情況等。
• 最重要是觀察患者有沒有出現病情惡化的情況,例如面色變蒼白、呼吸急促等。
3)量度及記錄體温
• 正常體溫為 36.5 - 37.5度
• 如果懷疑患者發燒,每天隔四小時以耳探式溫度計幫病童量度體温,並記錄其體溫。
• 觸摸前額來量度體溫是極為不準確及不可靠的。
• 患者如若有微燒、頭痛、喉嚨痛,可以服用止痛退燒藥,例如撲熱息痛。
4)進食和飲食
• 保持患者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多進食新鮮蔬菜生果及保持適量活動。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是病童提升身體免疫力和對抗新冠病毒的最好方法。
▼2月14日 馬鞍山體育館「火眼實驗室」▼
5)注意患者的個人衛生
• 應遵從衛生防護中心指示留在家中,照顧者和患者盡量不要與其他家人接觸。照顧者和患者盡量留在一個房間,並且關上門,不要與家人接觸,也不要離家。
• 照顧者須戴上外科口罩,亦應幫患者戴上合適大小的兒童口罩,以減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而口罩須覆蓋口和鼻。另外,所有外科口罩全屬即棄式,用後應對摺並棄置於有蓋垃圾桶內,棄置後緊記潔手。
• 教導患者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進食前後、如廁後或接觸不潔物後,必須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記得要清潔手指罅和手腕位置。洗手最少 20 秒。
• 如果環境不許可用水洗手,而雙手沒有明顯的污垢時,可選擇用 70-80%酒精成份的搓手液潔手。
• 未徹底潔手前,應避免接觸眼丶鼻和口部。
• 如果家居環境容許,請安排患者使用專用洗手間。如果未能安排患者使用專用的洗手間,各家人的毛巾、個人衛生用品應隨身拿走,非必要時不要放在洗手間內。同時應教導患者如廁後要先蓋上廁所板再冲廁,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病童使用的洗手間需要定期用 1:49 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
6)家居衛生
• 家中應保持空氣流通,多打開窗戶,因為室內空氣流通能有效稀釋病毒或讓病毒隨氣流帶走。如果家裡裝有 HEPA 過濾器亦應該使用。
• 患者應有個人的餐具,水杯,漱口杯,牙刷和毛巾。患者不應和其他小童或成人共用個人物品。
• 每天以 1:99 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家居。
• 每天以 1:49 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病童玩具,並必須要徹底過清。附有病童分泌(例如噴嚏、咳嗽、排泄物)的物品也要用 1:49 家用漂白水消毒。
• 確保廁所去水渠 U 型隔氣長期儲水,防止病毒散播,每日倒淸水入地渠去水位就可以。
7)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怎辦
• 如家長或照顧者的病毒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需要按照衛生防護中心的指示接受核酸檢測(家人代領和交付深喉唾液,或通過檢測公司安排)
• 如使用病毒快速抗原測試套裝,應遵照測試套裝內指示完成所有步驟,同時妥善處理用完之測試套件,掉棄到有蓋的垃圾桶。
8)一般感染新冠病毒的臨床狀況
• 家長及照顧者毋須過份憂慮,因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大多數會慢慢康復,大多數患者毋須服用抗病毒藥。發燒病徵將大約維持2至3天,請耐心等候當局作進一步安排。
▼2月13日 旺角信和中心續要求進入人士掃瞄安心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