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減肥? 吞服型「胃水球」有效減15%體重 免麻醉及用胃鏡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本港約有20萬人有嚴重肥胖的問題,亦即BMI(身高體重指數)高於30,部份人會選擇接受減重手術,例如縮胃、束胃帶、胃水球,不過做手術有一定風險。

有外科醫生透露,去年引入香港的一款吞服型胃水球,毋須使用內窺鏡,亦不需麻醉,卻與傳統胃水球一樣,能夠減去10至15%體重。

黃健鴻表示,「胃水球」被放置於胃部後,可以減少胃部容量和空腹感,「咁就唔會食咁多嘢」。(羅君豪攝)

中大醫院外科專科醫生黃健鴻表示,「胃水球」被放置於胃部後,可減少胃部容量和空腹感,「咁就唔會食咁多嘢」,有助減重。傳統的胃水球由矽膠製成,需要透過內窺鏡植入和取出,因此病人需接受兩次靜脈麻醉,「對病人始終有啲侵害性」。該款胃水球在半年內有2%機會「漏水」,由於其較「厚身」,若水球內水份流走後,外膜或會「塞腸」,「要開刀拎返出嚟」。

圖左是吞服型胃水球,圖右是傳統的胃水球。新款的用料較薄,可以自行排出體外。(受訪者提供)

吞服型胃水球大小如手指頭 嚥下後泵脹

香港去年引入一款吞服型胃水球,是一粒只有手指頭般大小的膠囊,膠囊接駁著一條喉管,病人可像服藥般自行吞下。醫生會同時為病人照X光,確認膠囊位置。當膠囊抵達胃部後,醫生就會透過喉管注入約500毫升液體,「泵脹」胃水球,過程約需10分鐘。

黃健鴻指,完成注液後,醫生會拔走喉管,接駁位的活門會自動關上。4個月後,外膜物料會自行溶化,液體流出,由於新款胃水球的外膜由聚氨酯所製,每層只有0.1毫米薄,能通過腸道,由病人自行排出體外。胃水球內的液體是生理鹽水和食物級防腐劑,對人體無害。醫生亦會於4個月後為病人再照X光,確保胃水球已經排出體外。

吞服型胃水球是一粒只有手指頭般大小的膠囊,膠囊接駁著一條喉管,病人可以像服藥般自行吞下。膠囊抵達胃部後,醫生會再注入液體,「泵脹」胃水球。(羅君豪攝)

至今有20多名本港病人使用

黃健鴻稱,胃水球適合BMI超過27.5的一級肥胖人士使用,而嚴重肥胖人士亦可在做手術前先使用胃水球減磅,對日後做手術更為有利,因為BMI超過50的人接受麻醉時,有機會「唞唔到氣」,減重後做手術可以更加安全。

本港至今有20多名病人已接受新款胃水球。他強調,胃水球雖然能夠協助病人減重,但最重要的是在放入胃水球的4個月內,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在取出胃水球後,才能真正控制好自己體重。

黃健鴻強調,胃水球雖然能夠協助病人減重,但最重要的是在放入胃水球的4個月內建立好的飲食習慣,才能在取出胃水球後,真正控制好自己體重。(羅君豪攝)

黃健鴻指出,吞下膠囊時會有輕微不適,約七、八成人可以自行吞下,部份人則需以工具協助。放入胃水球後,或會有「反胃」、胃抽筋等感覺,首兩、三日較辛苦,需服用止嘔藥。他又提醒,胃水球並不適合有胃炎、胃潰瘍、曾做胃手術、長期服薄血丸、嚴重肝硬化等人士。胃水球套裝定價約4萬至8萬元,不同醫院收費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