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理大服務學習 製150個太陽能發電系統 照亮過百非洲山區家庭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新冠疫情持續兩年,除了打擊各地經濟和社會環境,更大大影響支援發展中國家的各種社區服務項目,包括工程、教育、健康、語文、旅遊等計劃的開展。疫情之前,香港理工大學每年都會由教授率領學生攜帶所需設備和物資,到發展中國家推行服務學習項目,如為盧旺達當地窮困家庭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去年受疫情所限,同學無法親身到盧旺達服務,但項目並無因此而停止。教授及學生經商討後隨機應變,決定將組裝好的組件寄往當地,以遙距的方式教導義工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為居民提供電力。疫情造成限制,卻激發改變,教授和同學衝破地域、溝通、技術層面等重重障礙,照亮了150個非洲山區家庭。
攝影:黃寶瑩

由於無法前往當地開展工程,此科目的教授將計劃轉化為線上電訊工程項目。首先在香港採購所需物資,再設計、組裝太陽能發電系統,然後把組裝好的發電系統、組件和電燈寄往盧旺達,再以遙距方式教授當地義工為居民安裝。縱使成本增加,也要承受運送過程組件有機會破損的風險,但仍無阻項目實行。負責此項目的電子計算學系副教授倪恩恩博士(Grace)指出:「盧旺達仍有大量的居民無電可用,即使我們不能前往當地,但能幫忙的話我們就幫吧!」不過,安全寄送物資並非易事,香港和盧旺達相隔約一萬公里,物資在途中須經貨運、空運,還有轉機、上落貨車等運送關卡。為減低運送過程中太陽能組件破損的風險,教授和同學須在組裝時思考如何加固,也要考慮如何簡化最後的組裝程序,使義工能順利將系統安裝在居民家中。電機工程學系副主任及副教授林國豪博士(Koko)表示與團隊、同學經反覆測試、改良後,設計出能摺疊,而且穩固的組件,送到當地經簡單組裝後,便可使用。

(左起)電機工程學系副主任及副教授林國豪博士、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三年級生何兆塘和電子計算學系副教授倪恩恩博士一同參與是次服務學習項目。

用一星期組裝150個太陽能發電系統 通過視像會議溝通困難重重

是次科目接受所有學系學生報讀,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三年級生何兆塘(Allen)也是修讀學生之一。38位學生分為12組,須在短時間內學習電力原理、設計及組裝技巧,更要了解盧旺達村民的生活、經濟環境,還有在電力照明方面的需要,才能為他們設計出合適的系統。大部分家庭均住在偏遠村落,草屋、泥屋或木屋極其簡陋,故同學需要因應受助家庭的居住環境、需求來調整設計,並計算當地的日照軌道、時間和使用角度等,務求盡量發揮太陽能板的最佳功能。

同學於課餘時間參考各種資料,花上一星期,早出晚歸安裝組件,全情投入地製作150個太陽能發電系統,送往盧旺達。

Allen指出由於相隔兩地,學生只能透過視像會議與當地義工和居民溝通,但當地並非人人都有智能手機,再加上視像軟件不流行,網絡亦不穩定,令他們難以做到即時通訊,「起初他們連開啟咪高風也不懂,不能聽到我們說話,我們需要用手語指導他們正確使用視像軟件的方法。」除此之外,將太陽能發電組件送往當地後,同學須做質量檢查,如發現錯誤,更須遙距指導當地義工作即時修正,再教導他們如何組裝、測試太陽能發電系統,方可為居民安裝。Grace補充:「整個過程要逐個步驟教導他們,向他們解釋各個按鍵的用途,遇到困難時會請他們拍下影片讓我們了解情況,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後也要教他們相關的維修知識和技能。面對網絡不穩,同學也耐心指導,盡力協助,表現成熟和專業的一面。」

同學各司其職成就「不可能」的任務 感動見證民居亮燈

遙距寄組件、教導安裝已不容易,有部分參與課程的非本地學生更無法參與實體課堂。縱使困難重重,Allen和Grace均認為同學用盡方法推行項目、互相「補位」,如熟悉電工的同學負責設計和安裝組件,擅長溝通的同學負責指導當地義工,身處外地的同學則主力製作教學短片和圖像,各司其職,盡力幫助當地居民。Grace感慨道:「同學們盡力做好自己本份,全力將所學回饋社會,這種傾情投入令我感受好深刻。」Koko亦指,同學深受疫情限制,卻努力克服種種困難,全心全意推行項目,這種精神令原本對寄送太陽能組件、遙距教學半信半疑的教授們相當感動和得到鼓舞。

雖然不是每位同學都能現身實體課堂、一同組裝太陽能發電系統,但Allen深感大家盡力發揮所長,互相「補位」,使計劃順利進行。
一個太陽能發電系統,為偏遠村落的居民帶來不一樣的生活。

透過視像會議,看到當地義工成功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見證居民有電可用的那一刻,Allen坦言十分激動,也覺得一切艱辛都變得值得。「看到原本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家園,靠著我們寄去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燃起一個小燈泡而照亮全屋,霎時覺得一切努力都變得好有意義。當地居民感謝我們為他們帶來光明,讓他們無須一入夜只可休息,現在晚上他們也可以進行其他活動。」

服務學習是香港理工大學四年制本科課程的必修科目,是一種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方法。課程將有意義的社會服務融入學習和學生自我反思中,以鼓勵學生應用專業知識和技能,服務弱勢社群,促進社會進步。服務學習自推行以來,修讀學生參與在香港、中國內地及海外地方舉辦的服務學習項目。項目種類繁多,包括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教育、醫療保健、科技教育與發展、可持續社區項目及兒童與青少年發展等,以切合學生不同的強項與興趣。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