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涉事冰鮮魚病毒量低CT值高於30 料屬殘骸傳播風險低

撰文:張嘉敏 李恩慈
出版:更新:

食物安全中心昨日(12日)公布,首次驗出進口魚類及包裝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涉事魚類為來自印尼的冰鮮䱽魚。消息指,涉事冰鮮魚驗出的病毒量低,CT值高於30,但因病毒量太低,無法檢測是否屬變種病毒。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指,估計涉事冰鮮䱽魚於包裝或運輸過程,因有人受感染而將病毒黏附在其表面,不過有機會屬病毒殘骸,傳播風險低。他提醒,市民購買食物後,應先將其包裝及食品沖洗,切忌立即放入雪櫃,並應以至少攝氏70度的高溫將其煮熟才進食。

鄰近的魚檔則照常營業,部分繼續出售冰鮮䱽魚,但未知是否來自同一供應商。(梁鵬威攝)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指,估計被驗出帶有病毒的冰鮮䱽魚,因包裝或運輸過程中有人受感染,而將病毒黏附在食物表面。他續指,病毒於冷凍環境下一般可存活3至4星期,不過由於環境無氧份,病毒難以存活,估計被驗到的有機會是病毒的殘骸;加上病毒不能於死物上繁殖,因此傳播風險低,市民可以放心。

曾祈殷提醒市民應先清潔食材及包裝,後才將其放進雪櫃。(資料圖片)

切忌立即放入雪櫃 應棄置膠袋

過往外地亦曾於急凍食物驗出新冠病毒,去年深圳曾於巴西進口的急凍雞翼表面樣本驗出新冠病毒。他提醒,市民於購買包裝食品,甚至新鮮食材,如生果等,切忌將其立即放入雪櫃。市民應先清潔包裝表面,至於無包裝的食材可以稀釋皂水及清水沖洗;而處理食材後要洗手,並棄置放食物的膠袋,食物亦應以至少70度煮熟。

他亦指,政府應特別留意從疫情嚴重地區入口的貨品,包括泰國、菲律賓、甚至歐洲等地,相信當局有既定程序抽驗貨品,只要恆常跟從程序進行便可。

梁子超指,當局應追蹤曾接觸涉事批次的工作人員,並安排檢測。(資料圖片)

梁子超:應追蹤曾接觸涉事批次的工作人員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指,估計今次病毒經冷凍鏈從外地輸入,認為因工作長期接觸冷凍食物的工作人員感染風險最大,擔心病毒會經由他們再傳出社區。他建議當局應追查曾接觸涉事批次的工作人員,並安排他們作檢測。

他指,一般消費者受感染風險不高,不過由於病毒於冷凍環境下可存活的時間較長,甚至數以星期計,不排除有少量病毒仍有活性。他提醒市民於處理食品時要注意手部衛生,處理食物後要清潔雙手之餘,亦要清潔地方。市民將食品放進雪櫃前,要先清洗及用保鮮袋放好,以免病毒有機會污染其他地方。他亦指,市民應盡量煮熟食物才進食。

根據魚類統營處資料,平均每公斤冰鮮白鯧批發價為134.4元。(魚類統營處圖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