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刺警案|警憂引發仿效及趨隱秘 學者籲政府回應疏導社會情緒
七一遊行昨日(1日)被禁,一名中年男子在銅鑼灣持刀刺傷一名戒備警員後自戕亡,消息指他留有遺書,案件現列作「意圖謀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初步定義為「孤狼式恐怖襲擊」。據了解,警隊內部正研判事件,因應施襲者的背景及選擇在重要日子行刺,故認為動機及手法與外國襲擊事件吻合,現時最關注有關極端想法趨隱秘,及憂引發仿效。有社會學學者指出,今次事件響起警號,社會應冷靜處理相關現象、了解背後原因,並提供有效的疏導方法,政府亦應有效回應市民對言論自由、生活模式改變的擔憂,不能流於口號式的安撫。
據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案件現列作「意圖謀殺」,形容為「孤狼式恐怖襲擊」,是今次調查方向。據了解,警隊內部正研判事件,因應施襲者的背景、遺物及遺書等,相信受社會氣氛問題影響,如不滿加強拘捕、言論自由問題等,是不能抹殺的可能因素,相信有關情緒由反修例起累積已久,「對某現象忍無可忍」,繼而選取在重要日子行刺後自戕,故認為動機及手法與外國發生過的襲擊事件吻合。
延伸閱讀︰七一刺警案|消息︰軍裝警今起改四人一組行動 內部倡加穿防刺衣
內部關注,施襲者從無案底,加上並非社交媒體活躍使用者,未有任何蛛絲馬跡,難以辨別及預防,警方不同單位如網罪科等一直有專責人手「網上巡邏」,檢視及打擊網上的激進言論,認為不少有關「警暴」的文宣,當中包含被界定為「假消息」的資料,促使認定執法者是最大敵人,但近期留意到有「地下化」跡象。現時內部擔心出現仿效者,指外國亦有經驗,一宗襲擊案發生後獲「美化」,會引發仿效,需檢視如何加強社區辨別,鼓勵留意身邊人有無異樣。
延伸閱讀︰七一|刺警案死者無刑事紀錄 留多封遺書稱殺警後自殺
學者︰遊行可助紓緩民怨
事件引起社會關注,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形容,今次事件是悲劇。他認為,本來可以疏導情緒的途徑,例如遊行示威等,可讓大眾參與及表達意見,但現時卻因疫情等原因禁止,再加上如有精神健康問題或情緒困擾,或釀成今次悲劇,「資源好嘅時候可以走(移民),但有啲人因不同原因唔走得…點處理呢班人情緒都係緊要。」
葉兆輝指出,今次事件已響起警號,由示威者梁凌杰在金鐘太古廣場墮樓身亡一事,去到今次事件更極端,死者先傷害他人再傷害自己。他認為,社會應冷靜處理相關現象、了解背後原因,並提供有效的疏導方法,而政府亦應有效回應市民的擔憂,「例如生活模式的改變、言論自由等。」他說,政府不能流於口號式的安撫,應真正給予市民信心。
葉兆輝多次強調,有關行為是錯誤,不但傷害自己更會傷害他人,擔心精神健康欠佳的人士或仿效,呼籲應盡早向專業人士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