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角污水處理廠擴建 2025年竣工 處理量提升最多6倍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為配合區內發展及未來人口增長,80年代尾啟用的沙頭角污水處理廠,於2018年底展開第一期擴建工程,耗資約20.4億元,料新廠2025年竣工,污水處理量將為5,000立方米,處理量可提升最高約6倍。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8日)在網誌表示,日後建成的新廠將使用「薄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s, MBR) 處理污水,結合「污水生物處理」與「膜分離」兩種技術,有效地去除懸浮固體、有機物、營養物質和大腸桿菌,可顯著提升淨化水的水質;使用MBR亦可減少佔地,故原址重建後的沙頭角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量可擴大最高約6倍。

日後建成的新廠房,亦會循環再用部分淨化水,可用作清洗廠房設施、製冷、沖廁和灌溉植物等用途。而新建海底排放管,長約1.7公里,較舊管道長6倍,新管道排放口更遠離沙頭角海的魚類養殖區,同時將位於水較深及水流較急的海域,加強保護該處鄉郊的水質。

海上施工船隊採用海陸雙向水平定向鑽挖方法,以新建海底排放管,令施工時避免干擾海床,保護沙頭角海域的生態環境。(黃錦星網誌圖片)

原址擴建面對地小量大挑戰

黃錦星又表示,須在原址進行擴建工程時,又要維持正常污水處理服務,故有需要在廠內邊緣的細小地塊上,先建造臨時污水處理廠,以騰出空間,拆卸原有設施,然後興建新廠。由於臨時污水處理廠只佔地約1.5個籃球場,每日處理量卻需達2,580立方米,相比原廠每日1,660立方米的處理量還要多5成,故臨時設施不單要向高空發展,並且需善用創新技術以提升處理能力。

因此,渠務署首次全面採用「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MBBR) 以處理污水,透過在反應缸內放置數以萬計經特別設計又體積細小的載體,為微生物提供極多依附面積,助長生長,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