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協批公社科收窄自由討論 斥思考單一︰唔了解問題點為國家貢獻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高中公民及社會發展科今年9月在中四級推出,教育局本周三(2日)公布有關課程及評估指引。教協理事、中學副校長張銳輝於電台節目《千禧年代》批評現時公社科課程內容「寫死」,以官方想法作為教學方向,自由空間收窄。他觀察到,現時僅得單一角度,如肯定內地改革開放的成就,亦沒有批評香港政制的空間,形容為「單一貫輸式」教學。
張亦指,新學年即將於9月開學,教師在沒有教材的情況下,準備時間倉促,「新一年中四同學要讀,對老師學生係咪負責任嘅做法呢?」

教協理事、中學副校長張銳輝。(陳映彤攝/大學線授權使用)

張銳輝於電台節目表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和評估指引是難以釋除疑慮。他指,以往通識科專業自主空間較大,令師生可探究當代議題,批評現時公社科課程內容「寫死」,以官方想法作為教學方向,自由空間收窄,具體指引亦沒有改變。

張續批評,一直以來的探討方向為多角度思考,但現時觀察到只得單一角度,如肯定內地改革開放的成就,亦沒有批評香港政制的空間,形容為「單一貫輸式」教學。他解釋,過去的課程大綱係以開放性的問題開展,例如改革開放對國民的影響,同樣可正面或負面探討,內地亦不否定仍有問題有待解決。「如果我哋要裝備下一代為國家貢獻,佢唔了解問題又點為國家貢獻呢?」

而指引中亦要求,教師不應以仍在發展當中的事件或議題,作為探究的題材。張質疑,一帶一路、大灣區等政策仍未完結,而香港政制亦在不斷發展中,行政長官仍未達至《基本法》普選的要求,他認為該指引屬「政治正確」,若不建議在課程討論是互相矛盾。

張銳輝指,課程指引對老師帶來壓力及威脅,指「紅線」位於教育局手上。(資料圖片)

張亦斥,課程指引對老師帶來壓力及威脅,指「紅線」位於教育局手上,老師處於高風險的狀態。同時,新學年即將於9月開學,教師在沒有教材的情況下,準備時間倉促,「新一年中四同學要讀,對老師學生係咪負責任嘅做法呢?」

張亦指,以往教育局鼓勵教師憑個人專業準備教材,不過現時課題壓力較大,相信教師亦不敢冒險處理,或不按順序教學,如先教授單元三的全球討論。「最現實問題,當課程寫得咁死,咁多紅線,老師一定會擔心。」

何漢權舉內地改革開放為例,認為開放40年確實是偉大成就,質疑為何需二元對立討論。(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則表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不一定二元對立,強調任何科目能以「五部曲」作教學。第一為必須事實,第二在事實支撐下談道理,第三談個人感受及意見,第四為明思辨(即批判性思考),第五為正向思考。他舉內地改革開放為例,認為開放40年確實是偉大成就,質疑為何需二元對立討論。「唔通結論否定國家成就咩?係難為到學生,亦苦到老師咋喎。」

至於教師須自行準備教材,何亦批評「政策追唔到改變」,期望當局能加快評審教科書。他指,花3年準備教科書為不能夠接受,但提早一年則沒有問題,「冇書教老師好痛苦。」

▼港府「谷針」新招:已打疫苗好處 vs 未打疫苗限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