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產婦在伊院分娩後出血亡 個案交死因庭跟進

撰文:朱韻斐
出版:更新:

伊利沙伯醫院接連發生產婦分娩後死亡事故。伊院昨公布在10月時,有產婦產後大量出血死亡調查報告,揭發院方雙重失誤,事隔一個月,伊院11月底再發生同類個案。一名33歲、懷孕38周產婦產後大量出血,需緊急切除子宮止血,產後兩天死亡。伊院指已將個案交死因裁判官跟進,並成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起因。
該調查委員會主席張德康醫生表示,伊院短時間出現兩宗類此個案,醫管局高度重視事件。

伊院2個月內發生2宗產婦分娩後出血死亡個案。(資料圖片)

伊利沙伯醫院表示,一名於該院進行定期產檢、懷孕38周的33歲女子,於11月28日早上出現俗稱「見紅」的狀況,於早上10時到達伊院進行分娩。醫生為孕婦檢查後,發現胎兒的心跳較慢,遂安排她到產房進行催生,醫生其後以「真空吸引」協助其生產,產婦於同日晚上9時許誕下嬰兒。

產婦分娩後開始出血及血壓低,醫生即時為她緊急治療及輸血。惟病人情況轉差,醫生於晚上11時許為病人進行剖腹手術,以檢查其子宮出血狀況。醫生確診產婦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併發症」以致嚴重出血。醫生決定為她進行緊急子宮切除手術,防止再大量出血。手術期間,產婦曾經心臟停頓,醫生為病人進行緊急止血程序。手術完成後,產婦於翌日(29日)早上10時許轉送到深切治療部,最後延至30日早上4時25分離世。死者丈夫向《有線電視》表示,昨日看到醫院交代另一個產婦死亡事故的調查,發現醫護人員連番出錯,認為太太情況十分相似,他要求院方徹查事件。

伊利沙伯醫院指,「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併發症」為已知的妊娠併發症,嚴重時會影響病人全身凝血功能,引致多個器官出血及衰竭,甚至死亡。院方向死者家屬致以深切慰問,已將個案交死因裁判官跟進,並成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的根本原因。

伊利沙伯醫院指,「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併發症」為已知的妊娠併發症,嚴重時會影響病人全身凝血功能,引致多個器官出血及衰竭,甚至死亡。(Getty Images)

併發症機會少於1% 醫管局高度重視事件​

是次事故的調查委員會主席、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張德康表示,產婦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併發症」機會少於1%,伊利沙伯醫院短時間出現兩宗類此個案,醫管局高度重視事件,明天(23日)調查委員會便將開會調查,料6至8個星期後會有調查報告。被問到事件是否與伊院產科人手流失有關,張德康指難以評估,但據他所知伊院產科並非缺乏醫生人手,又指若出現是次「大出血」的個案,會急召資深的顧問醫生回院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