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華清盤|工會憂產骨牌效應有二判捱不住 分包商相信已盡減衝擊

保華建業集團5間子公司向法庭申請委任臨時清盤人,今日(21日)在高等法院聆訊。香港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表示,保華清盤事宜已醞釀兩三年,認為現時處理方法已是最簡單和有效,「盡量減低衝擊」,相信接手的承建商會沿用二判及工人。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認為,業界對此已有準備,估計接手工程的承建商都會沿用原先二判,今年亦未收到保華工程工人的欠薪求助。但他指有二判被保華欠款,形容討回欠款機會渺茫,擔心二判有結業危機,「二判唔掂,工人都有機會失業」。


保華建業近年出現欠薪及拖欠工程費用,去年12月所承建的三個房協項目,亦達成協議更換承建商。保華旗下5間子公司先後遭不同債權人入稟清盤,日前再自行向法庭申請委任臨時清盤人,今日(21日)在高等法院聆訊,法官聽陳辭後,委任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莊日杰及蘇文俊為5間公司的臨時清盤人。
政府發言人表示,現時保華承辦的13項政府工務工程,其中12項由聯營承建商接手,餘下一項已大致完工。至於其他公營機構的工程項目,都由聯營承建商接手或已轉手,相信有關影響可控。
建造業分包商聯會形容「大家都預咗」 相信已盡量減低衝擊
香港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表示,保華危機已醞釀兩三年,一直與政府溝通,反映業界的困難和憂慮,「行到今日呢一步,其實大家都預咗會有(清盤)」。他認為相關政府工務工程由聯營承建商接手,是最簡單和有效的做法,相信會沿用原有分判商及工人,因他們了解項目,能減省重新落標的成本和時間,而工人亦「最低限度有工開」,「能盡量減低衝擊」。
對於建築行業及分判商的影響,他指保華承建項目期間,已出現拖糧情況,形容「個個都傷」,但「未至於全部(分判商)執笠」,因相關分判商在市場上都有一定佔有率。被問到會否出現骨牌效應、建築商相繼倒下,他說「唔敢講」,但希望不會有,各公司能「涯過去」。
周思傑憂二判有結業危機 工會至今接7宗保華欠款個案涉款千萬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則認為,保華面臨清盤是其投資及管理問題,「相信其他大判涯得過」。他指業界對此已有所準備,暫時未見會導致工人「冇工開」,而去年建造業現「最激烈」欠薪情況,保華工人的求助亦相對少,今年亦未曾收到求助。
他反而擔心二判情況,指去年至今接獲7宗有關欠款個案,涉及金額超過千萬。他稱一旦保華結業,而無法向二判支付欠款,二判亦會有結業危機,「二判唔掂,工人都有機會失業」,惟目前未能評估影響程度。他相信政府與銀行業界的協調,能幫助二判渡過難關,但認為討回欠款的機會渺茫,建議它們聯合追討,「力量大啲」。
建造商會:私人工程已重新出標
香港建造商會會長林健榮表示,保華承建的私人工程,了解到部分發展商已重新出標,或已轉承建商,相信如問題不大,一般會沿用分判商,「只係換咗僱主」。他強調,保華清盤是因為財困,不能與業界情況相提並論,指建造業面對的困難是工程不足,期望有更多政府工程。
勞工處稱如保華及其分判商僱員有疑問可致電特設專線35808721
勞工處指,一直要求保華根據《僱傭條例》向其僱員支付工資及法定權益,並履行《僱傭條例》下作為總承判商須代屬下的承判商支付最初兩個月欠薪的責任,勞工處會繼續與保華、其分判商及相關持份者保持聯繫,協調向僱員提供的協助。勞工處如保華及其分判商的僱員對僱傭權益有疑問,可致電勞工處特設專線3580 8721或前往全港10個勞資關係科分區辦事處查詢。
